”朱棣話鋒一轉?,
語氣中透露出幾分冷冽ツ?ツ????ツ?,
“對于那些與我們作對的人,要給予適當的警告,讓他們知道投靠太子的下場。”
與此同時,遷都事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紫禁城內外一片繁忙景象。工匠們揮汗如雨,晝夜不息地忙碌在工地上,一塊塊巨石被精心雕琢,一層層磚瓦被仔細堆砌,一座座宏偉的建筑逐漸拔地而起。
“李尚書,這段護城河的開鑿進度似乎有些滯后。”一位副手指著圖紙上的某處說道。
李大人眉頭微皺,迅速翻閱著相關記錄:“確實,連日來的雨水影響了挖掘進度。必須增加人手和設備,同時優化排水,確保挖掘工作不受天氣影響。”
“可是,目前的人力物力已經相當緊張,再調配恐怕……”另一位副手面露難色。
李大人沉吟片刻,眼神堅定:“遷都是國家大事,不能有絲毫懈怠。我會親自向太子殿下稟報,請求增援。同時,我們也要內部挖潛,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按時按質完成。”
另一邊,太子朱標在東宮的書房內,正仔細閱讀著工部送來的最新工程報告。他的臉上時而露出滿意的微笑,時而眉頭緊鎖,顯然對工程的每一個細節都極為關注。
“殿下,工部李尚書求見。”一名侍從輕聲稟報。
“快請。”朱標放下手中的報告,整理了一下衣衫,準備迎接李尚書。
李尚書匆匆步入書房,行禮后直奔主題:“殿下,遷都工程整體進展順利,但近期受天氣影響,部分環節出現了滯后。臣特來請求增援,以確保工程按時完成。”
朱標聽后,沉思片刻,隨即說道:“李尚書辛苦了,工程滯后之事我已有所了解。增援之事,我會立即與戶部商議,務必確保工程不受影響。同時,我也希望工部能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李尚書聞言,心中大石落地,連忙應承:“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厚望。”
正當朱標與李尚書商討遷都事宜之際,朱棣在府邸中的密室內,正與他的謀士們密謀反擊之策。室內燭光搖曳,氣氛凝重而緊張。
“四皇子,太子在民間的威望日益提升,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一位謀士急切地說道。
朱棣冷冷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行動自然是要行動的,但我們必須智取,不能硬碰硬。你們有何良策?”
“臣有一計,”一位年長的謀士緩緩開口,“我們可以暗中支持一些對太子不滿的官員和士紳,讓他們在民間散布對太子不利的言論,同時夸大太子的過失和遷都的弊端。這樣一來,既能削弱太子的聲望,又能讓百姓對遷都產生疑慮。”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贊許之色:“此計甚妙,但切記要做得隱蔽,不可留下任何把柄。另外,我們也要在朝中加強布局,拉攏更多官員為我們所用。”
朱棣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我們要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