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點頭贊同:“瀚王叔說得對,我們必須將這里的真實情況如實稟報給父皇,讓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回到客棧,兩人立刻將今日的筆記整理成冊,詳細記錄了每一位村民的訴求和建議。
次日清晨,隨著第一縷陽光灑進客棧,朱瀚與朱標再次踏上了微服私訪的旅程。每多走一步,就能多了解一份民情,多為百姓爭取一份福祉。
這次,他們來到了一片更為偏遠的山區。這里的百姓生活更加艱苦,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但即便如此,朱瀚與朱標依然堅持步行前往,希望能更直觀地了解這里的情況。
走進村莊,映入眼簾的是簡陋的茅屋和貧瘠的土地。一位中年漢子迎了上來,他的臉上寫滿了風霜和疲憊:“二位公子,可是遠道而來?”
朱瀚溫和地笑道:“正是,我們乃行商之人,路過此地,想向鄉親們討碗水喝,順便看看有什么能幫得上忙的。”
漢子連忙引他們到自家簡陋的院中,從水缸中舀出兩碗清水遞給他們:“二位公子請喝,我們這里雖窮,但水還是管夠的。”
朱瀚與朱標接過水碗,一飲而盡,只覺甘甜解渴。他們放下水碗,開始與漢子攀談起來。漢子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我們這里地薄人稀,收成一直不好。官府雖有賑濟,但總是杯水車薪。”
朱瀚認真聽著,不時點頭表示理解:“大哥,您放心,我們會將這里的情況如實上報給朝廷。同時,我們也會盡力為鄉親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漢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那真是太好了!我們這些山里人,就盼著能有位好官能為我們說說話。”
朱瀚與朱標繼續走訪其他村民,每到一處都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和困難。一位老嫗拉著朱瀚的手,淚眼婆娑地說:“公子,我們這里缺醫少藥,生病了就只能硬扛。您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
朱瀚心中一酸,他輕輕拍了拍老嫗的手背,溫言安慰道:“老嫗,您放心,我們會盡快聯系醫官前來為鄉親們看病。同時,我們也會建議朝廷在這里設立醫館,方便鄉親們就醫。”
老嫗聞言,激動得熱淚盈眶:“那真是太好了!我們山里人終于有盼頭了!”
隨著朱瀚的承諾,老嫗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緊緊握住朱瀚的手,仿佛要將這份溫暖和感激永遠鐫刻在心底。
“公子,您真是活菩薩轉世啊!我們這些山里人,平時生病了就只能硬扛著,有時候連看大夫的錢都湊不出來。您這話,可真是給我們吃了顆定心丸。”老嫗的聲音有些哽咽,但滿是感激。
朱瀚輕輕拍了拍老嫗的手背,柔聲道:“老嫗,您別這么說。我們是朝廷派來的人,為百姓排憂解難本就是我們的職責。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大家的。”
這時,一旁的一位中年漢子也忍不住插話道:“是啊,公子,我們這里的路太難走了,每次要下山去鎮上看病,都得走上好幾里地,費時費力不說,還耽誤病情。要是真能在這里建個醫館,那真是太好了!”
朱瀚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轉頭看向朱標,兩人交換了一個肯定的眼神。隨后,朱瀚對中年漢子說道:“大哥,您的建議非常中肯。我們確實應該盡快解決鄉親們看病難的問題。關于建立醫館,我有幾個初步的想法,想和大家商議一下。”
中年漢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道:“公子請講,我們洗耳恭聽。”
朱瀚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首先,我們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作為醫館的地址。這個地方應該便于鄉親們前來就醫,同時也要考慮到水源、采光等因素,確保醫館的環境衛生。”(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