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再次行禮,語氣更加恭敬:“兒臣謹遵父皇教誨,定當與瀚王叔攜手合作,共同確保春闈之公正與透明。”
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朝堂之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朱棣和朱瀚身上。朱棣,作為朱元璋最為器重的兒子之一,以其果敢與智慧聞名;而朱瀚,作為朱元璋的親弟弟,更是以穩重與謀略著稱。兩位皇室重臣的聯手,無疑為即將到來的春闈增添了幾分期待。
朱棣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著朱元璋,聲音沉穩有力:“父皇放心,兒臣定當不負所托,以公正之心,嚴謹之態,主持好此次春闈。同時,兒臣也深知瀚王叔經驗豐富,有瀚王叔從旁協助,兒臣更有信心將此事辦得圓滿。”
朱瀚聞言,微微一笑,向朱棣投去贊許的目光,隨后轉身向朱元璋行禮道:“陛下圣明,臣弟定當竭盡全力,輔佐燕王殿下,確保春闈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不負陛下厚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待:“好,有你們二人聯手,朕心甚慰。瀚弟,你經驗豐富,棣兒勇猛果敢,你們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為大明選拔出棟梁之才。”
退朝之后,朱瀚與朱棣并肩走出朝堂,兩人邊走邊談,氣氛融洽。
朱瀚輕聲對朱棣說道:“殿下,此次春闈責任重大,選拔人才關乎國家未來,我們必須謹慎行事,不能有絲毫馬虎。”
朱棣點頭表示贊同:“瀚王叔所言極是,兒臣定當謹記在心。不過,兒臣對科舉制度尚有許多不解之處,還需瀚王叔多多指教。”
朱瀚微微一笑,語氣溫和:“殿下過謙了,科舉制度雖有弊端,但仍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從考官的選拔、試題的命制、考場的監督等多個方面入手,力求公正透明。”
朱棣認真聆聽,不時點頭:“瀚王叔言之有理,兒臣受教了。不知瀚王叔對于考官的選拔有何高見?”
朱瀚沉吟片刻,緩緩說道:“考官的選拔,首重品德與學識。我們必須挑選那些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士擔任主考官,同時設立監督機制,確保考官在選拔過程中不受外界干擾,保持公正。”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敬佩:“瀚王叔考慮周全,兒臣定當按此行事。另外,兒臣還想請教瀚王叔,對于防止徇私舞弊,瀚王叔有何良策?”朱瀚微微一笑,目光深邃:“防止徇私舞弊,關鍵在于制度的嚴密與執行的嚴格。我們可以設立匿名舉報機制,鼓勵考生及社會各界對舞弊行為進行舉報,并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對舉報線索進行核查。同時,對于查實的舞弊行為,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朱棣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決心:“瀚王叔所言極是,兒臣定當嚴格執行。此次春闈,兒臣定不負父皇與瀚王叔的期望。”
隨著朱瀚與朱棣關于春闈籌備工作的深入交流,朱瀚心中暗自盤算著一個更為深遠的計劃。
一日,朱瀚以商討春闈細節為由,邀請朱棣前往郊外的一處狩獵場。春日里,狩獵場上草長鶯飛,一片生機勃勃。兩人并肩走在小道上,看似閑聊,實則朱瀚心中已有了計較。
“殿下,春闈之事關系重大,微臣近日思來想去,總覺得責任非同小可。”朱瀚故作憂慮地說。
朱棣聞言,眉頭微皺,正色道:“瀚王叔所言極是,棣兒定當全力以赴,不負父皇厚望。”
朱瀚輕輕一笑,話鋒一轉:“殿下勇武過人,微臣素聞殿下騎射之術精湛,不知今日可否有幸一睹風采?”
朱棣爽朗一笑,道:“瀚王叔謬贊了,既然瀚王叔有此雅興,棣兒自當奉陪。”
于是,兩人來到狩獵場中央,朱棣親自挑選了一匹駿馬,拉滿弓弦,準備展示他的騎射技藝。朱瀚則在一旁觀看,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隨著一聲令下,朱棣策馬奔騰而出,箭矢如雨,百發百中,引來陣陣喝彩。然而,就在朱棣追逐一只狡猾的狐貍時,意外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