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眉頭緊鎖,沉吟片刻后道:“孫尚書所慮極是,國庫乃大明之根本,絕不容有失。我們需加強國庫管理,同時派遣可信之人,對各地賦稅征收進行嚴格監督,確保每一筆收入都能準確無誤地入庫。”
孫尚書點頭贊同:“殿下英明,臣即刻著手安排,加強國庫監管。”
接著,一位負責司法的周御史站了出來,聲音中帶著幾分嚴厲:“殿下,對于那些已經查實的奸臣,我們絕不能姑息養奸。必須依法嚴懲,以儆效尤。”
朱標點頭,目光中透出一絲冷峻:“周御史所言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誰,只要觸犯律法,都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此事也交由你全權負責,務必做到公正嚴明,不枉不縱。”
周御史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正義的光芒:“臣定當秉公執法,絕不辜負殿下厚望。”
隨著夜色漸深,書房內的討論也逐漸接近尾聲。朱標望著眼前的幕僚們,心中充滿了感激與信心。
“諸位大人,今日之議,關乎大明安危,望諸位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朱標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待此事平息,本宮定當論功行賞,絕不虧待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夜色已深,東宮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朱瀚深邃的面容。他坐在案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重大的決定。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一名心腹侍衛匆匆步入,躬身行禮道:“王爺,李大人求見。”
朱瀚微微點頭,示意侍衛讓李大人進來。片刻后,一位中年文士步入書房,正是李侍郎。他面容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堅定與忠誠。
“瀚王爺,深夜打擾,實屬無奈。”李侍郎一入書房,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朝中局勢日益復雜,微臣恐有變故,特來向王爺請教對策。”
朱瀚站起身來,走到李侍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李大人不必客氣,如今朝局動蕩,我等自當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兩人在案前坐下,朱瀚沉吟片刻,問道:“李大人,依你之見,朝中局勢究竟如何?”
李侍郎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朝中各派勢力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之人,更是暗中勾結,意圖不軌。微臣擔心,若不及時應對,恐生大亂。”
朱瀚點了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憂慮:“不錯,太子之位關乎大明江山穩固,絕不容有失。我們需步步為營,既要鞏固太子的地位,又要防范那些心懷不軌之徒。”
李侍郎點頭贊同,隨即又問道:“王爺可有良策?”
朱瀚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首先,我們需加強情報收集,對朝中各派勢力的動向了如指掌。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李侍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敬佩:“王爺所言極是,微臣即刻著手安排,加強情報網絡的建設。”
朱瀚微微點頭,繼續說道:“其次,我們需在朝中制造正面輿論,提升太子的威望。可以借此次出使匈奴的成功,大肆宣揚太子的仁德與智慧,讓朝臣們看到太子的治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