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站在皇宮門口,望著遠方塵土飛揚的歸途,心中既有期盼也有激動。他輕聲對身旁的馬皇后說:“瀚弟與標兒回來了,他們帶著勝利的消息,也帶著邊疆的安寧。”
“皇弟!標兒!”朱元璋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他大步流星地迎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朱瀚與朱標的手,那雙手仿佛承載著千言萬語,傳遞著無盡的溫情與力量。“你們辛苦了!這趟交趾之行,兇險萬分,朕與百官在此恭候多時,只為親眼見證你們凱旋的榮耀時刻。”
朱瀚的臉上洋溢著謙遜而溫暖的笑容,他輕輕回握著朱元璋的手。“陛下,此言差矣。身為大明子民,保家衛國乃我等分內之事。”
夜幕降臨,皇宮內燈火通明,一場盛大的慶功宴正式拉開序幕。宴席上,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朱元璋高坐于主位之上,目光慈祥地掃視著在座的每一位功臣。
“朱瀚,”朱元璋舉起酒杯,目光中滿是敬意,“你不僅是我的親弟弟,更是大明的守護神。你的英勇無畏、智勇雙全,讓朕深感自豪。此戰之后,你功不可沒,朕決定加封你為‘護國親王’,世代享受榮華富貴,以表彰你的卓越貢獻。”
朱瀚聞言,連忙起身離席,跪倒在地,聲音誠懇而謙遜:“陛下隆恩浩蕩,臣感激涕零。但臣深知,一切榮耀皆源于陛下與將士們的信任與支持。”
四皇子朱棣,身著華服,舉止間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氣質,他緩緩起身,手持精致的酒杯,步伐穩健地走向朱瀚。他停在朱瀚身旁,臉上掛著一抹溫和而又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輕輕碰了一下朱瀚的酒杯,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皇叔,今夜星光璀璨,宴樂融融,實乃慶賀我朝又一輝煌篇章之時。目睹您與太子殿下并肩作戰,共創佳績,侄兒心中滿是敬仰與欽佩。”
朱瀚抬頭,目光與朱棣交匯,那雙眼中既有對晚輩的慈愛,也不乏對復雜局勢的洞察。他微微一笑,舉杯相迎,語氣平和而謙遜:“四皇子過譽了,瀚不過一介武夫,幸得陛下與太子殿下信任,方能在邊疆略盡綿薄之力。”
朱棣輕輕搖晃著手中的酒杯,酒液在杯中輕輕旋轉,仿佛也在訴說著未盡之言。片刻后,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聲音里多了一份不易察覺的認真:
“皇叔,世人皆言您智勇雙全,太子殿下的威望穩固,背后少不得您的默默支持。侄兒時常想,若論治國安邦之策,皇叔之才,未必在太子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周圍原本熱鬧的氛圍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凝固,賓客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杯盞,或驚訝,或好奇地望向這邊。
朱瀚的眉頭輕輕一皺,但很快便恢復如常,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語氣依舊平和:“四皇子此言差矣,瀚不過盡忠職守,怎敢與殿下相提并論?太子殿下乃是大明未來的希望,其德才兼備,瀚自愧不如。”
朱棣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眼神中閃過一抹精光,他壓低聲音:“皇叔過謙了。
侄兒以為,真正的賢能之士,不應局限于幕后之功。我朝正值變革之際,內外交困,正需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共謀國家大計。
皇叔若有此心,侄兒愿與皇叔攜手,共赴時艱,共創大明新篇,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