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散布言論時,會巧妙融合對瀚王功績的贊美與對太子殿下能否駕馭如此重臣的微妙憂慮,讓這一切聽起來更像是民間自發的聲音,而非人為操控。
如此,太子殿下自然會心生警覺,而陛下即便耳聞,也只會視其為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難以追查到殿下頭上。”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隨即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深沉:“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在朝堂之上布局。
你需秘密聯絡幾位有才情的士子文人,讓他們在撰寫文章詩詞時,不經意間流露出‘功臣當適時退隱,以保君臣和諧’的意味。
這些文字需含蓄而深刻,既能引起朝臣們的共鳴,又不會顯得太過刻意,從而進一步在太子與瀚王之間構建起一道無形的隔閡。”
謀士聽后,眼中精光一閃,拱手領命道:“殿下深謀遠慮,臣佩服之至。臣即刻著手安排,確保每一步都按照殿下的布局精準執行,讓這一切看似自然發生,實則盡在掌握之中。”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京城的青石板路。街巷間,茶館、酒樓、市集相繼開門迎客,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在這喧囂之中,四皇子的謀士精心編織的謠言,如同春日里不經意間飄散的柳絮,輕輕柔柔地落入了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城東的一家老茶館內,茶香裊裊,幾位茶客圍坐一桌,享受著這清晨的寧靜與閑適。
其中一位年長的茶客,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對同伴們說道:“諸位可知,近日京中流傳著一則秘辛?”眾人聞言,紛紛豎起耳朵,好奇地湊近。
“說來聽聽。”一位急性子的茶客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你們可曾記得瀚王朱瀚?那可是咱們大明的守護神啊!”年長的茶客壓低聲音,眼中閃爍著敬畏的光芒,“想當年,瀚王馳騁沙場,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讓北邊的蠻子聞風喪膽。沒有他,哪有咱們今日的太平日子?”
“哎呀,瀚王的事跡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另一茶客接話道,“只是,如此大功之人,太子殿下真能駕馭得了嗎?”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憂慮。
“正是啊!”年長的茶客嘆了口氣,“瀚王戰功赫赫,威望極高,太子殿下雖英明神武,但畢竟是初出茅廬,二人之間若有分歧,只怕……”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下之意已不言而喻。
“你這么一說,我還真有點擔心。”旁邊一位看似文弱的茶客憂慮地說道,“大明可不能因內訌而動蕩不安啊!”
“是啊,是啊。”眾人紛紛附和,議論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莫名的緊張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