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近朱瀚,壓低聲音問道:“皇叔,這排氣孔的設計真是巧妙,既能讓氣體順利排出,又不影響鐘體的結構,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朱瀚微微一笑,眼神中滿是贊許:“標兒觀察入微,這排氣孔的設計確是鑄造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它不僅關乎鐘體的質量,更體現了工匠們的智慧與匠心。”
隨著氣泡的逐漸減少,金屬溶液也逐漸凝固成形。
“成了!洪福鐘即將鑄成!”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這句話,緊接著,整個工坊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工匠們相互擁抱,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澆鑄已完成,接下來便是冷卻階段。”朱瀚沉聲對身旁的工匠們說道,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家務必小心謹慎,確保大鐘在冷卻過程中不受任何損害。”
老李聞言,立刻組織工匠們行動起來。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剛剛澆鑄好的大鐘從熔爐旁移開,用特制的木架和繩索緩緩吊起,準備將其放入預先挖好的深坑巨穴中。
“都準備好了嗎?”朱瀚再次確認道,目光掃過每一個忙碌的身影。
“回稟王爺,一切就緒。”老李恭敬地回答,同時指揮工匠們穩住大鐘,確保它在移動過程中平穩無誤。
隨著工匠們的合力,大鐘緩緩升起,被穩穩地吊至深坑上方。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在大鐘冰冷的金屬表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慢慢放下去,注意角度和平衡。”朱瀚叮囑道,目光緊盯著大鐘的下落軌跡。
工匠們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繩索,大鐘緩緩降入深坑之中,最終平穩地落在坑底,發出一聲沉悶的回響。
“好,接下來便是漫長的冷卻過程了。”朱瀚松了一口氣,對工匠們說道,“大家輪流值守,確保大鐘在冷卻期間不受外界干擾。”
工匠們紛紛點頭,開始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負責在深坑周圍搭建簡易的遮蔽物,以防風雨侵襲;另一部分人則輪流進入坑內檢查大鐘的狀態,確保一切正常。
鐘在黑暗中緩緩冷卻,金屬內部的結構在時間的推移下逐漸穩定下來。工匠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進入坑內,用手輕輕敲擊鐘體,通過聲音的變化來判斷冷卻的進度。
“這聲音越來越清脆了。”一位年輕的工匠興奮地對老李說道,“看來冷卻得很順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鐘終于完成了冷卻過程。工匠們小心翼翼地將其從深坑中吊出,放置在寬敞的工坊內。
“成了!”當最后一道檢查工序完成后,老李激動地宣布道,“大鐘完美無瑕,沒有任何裂痕或缺陷!”
隨著“大明洪福鐘”的鑄造成功,整個大明都沉浸在一片歡慶之中。然而,對于朱瀚而言,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如何將這尊龐大的鐘安全且穩固地懸掛起來,成為了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一日清晨,陽光透過云層,溫柔地灑在工坊的每一個角落。朱瀚、朱標以及一眾工匠聚集在大鐘前,商討著懸掛的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