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士子們紛紛跪地行禮:“殿下仁德,我等愿追隨左右!”
夕陽西下,士子薦舉大會圓滿結束。朱標與朱瀚并肩站在高臺上,望著逐漸散去的人群。
“皇叔,”朱標低聲說道,“今日見識了天下才俊,也感受到了百姓的期望。深知,太子的責任,遠比想象中要重。”
朱瀚微微頷首,目光深遠:“標兒,責任雖重,但你有這份覺悟,便是天下之幸。記住,治國之道,不在于權謀,而在于民心。”
夜色濃重,月光被厚厚的烏云遮掩,街道上一片寂靜,只有偶爾的犬吠聲在遠處回蕩。朱棣一襲黑衣,面色陰沉地坐在府邸正廳的主座上。燭火在風中搖曳,將他的身影映在墻上,顯得格外猙獰。
廳中,幾名世家子弟和親信幕僚齊聚,個個屏息凝神,生怕一個疏忽惹得這位燕王震怒。
“今日的士子薦舉大會,你們都看到了吧?”朱棣的聲音低沉,目光如刀,逐一掃過眾人。
最靠近朱棣的一名世家子弟率先開口,小心翼翼地說道:“殿下,太子殿下這次的動作確實不小。許多名門世家都派人去觀禮,還有一些士子直接表明愿追隨太子的心意。他這樣一來,恐怕會將更多資源集中到自己手中。”
朱棣聞言,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屑:“集中資源?哼,他朱標以為靠幾句冠冕堂皇的話就能籠絡人心,實在是異想天開。他在這些士子身上寄予厚望,卻未曾想過,這些人能否撐起他那副雄心。”
一名穿著華麗的年輕子弟忍不住問道:“殿下的意思是,這些士子不過是虛有其表?”
朱棣搖了搖頭,目光中多了幾分算計:“不,他們中確實有幾個才華橫溢之輩,但越是這樣的人,越難為朱標所用。這些讀書人目高于頂,自恃清高,若不能完全折服他們,反倒會成為他的負擔。”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附和道:“殿下高見!”
幕僚中,一位年長者眉頭微蹙,低聲問道:“殿下,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是否需要立即打壓這些新任士子?”
朱棣抬手止住他的話,緩緩站起身,雙手負于身后,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不急,急躁是最愚蠢的手段。朱標最大的弱點在于他的急功近利。你們想想,他匆忙推舉士子上位,難道真的能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勝任?”
一名世家子弟頓時恍然大悟,試探著問道:“殿下的意思是,等這些士子初上任時,我們抓住他們的疏漏,適時施壓?”
朱棣滿意地點頭:“沒錯,初出茅廬的士子,多半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書本知識里,真正接觸實際事務時,難免會出錯。而這些錯,就是我們翻盤的機會。”
眾人眼前一亮,紛紛稱贊朱棣的策略。
年長的幕僚上前一步,謹慎地問道:“殿下,那具體該如何推動這些士子的失誤?我們是否需要安排人手進入其中,引導他們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