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目光一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這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既然有人不滿,本王就給他們推波助瀾的機會。”
他緩緩起身,負手走到窗邊,凝望著昏暗的天際,語氣中透著深意:“李英,你立刻安排人手,暗中聯絡那些對太子不滿的士紳,告訴他們,本王可以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利益,讓他們覺得太子的改革對他們是一種威脅。”
李英低頭領命:“屬下明白。”
朱棣微微瞇起眼,聲音如同冰刃:“同時,散布一些謠言,說太子此舉不過是表面功夫,他派去的人不過是想借機積累功績,一旦任務完成,真正的利益還是會被朝廷奪走。我要讓地方上的士紳和百姓開始懷疑他。”
幾日后,朱標收到了一封急信,信中提及通州和南郊出現了零星的謠言,有人暗中煽動百姓,聲稱田畝清點和糧倉整頓只是朝廷斂財的手段,最終利益與百姓無關。
“皇叔,四弟果然出手了。”朱標捧著信件,眉頭緊鎖,語氣中透著幾分無奈。
朱瀚站在書案前,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淡然說道:“標兒,四弟向來擅長挑撥人心,他這次的手段并不意外。你要記住,謠言最怕的不是反駁,而是用事實擊破。”
朱標抬起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焦慮:“可謠言已經擴散了,若不立刻制止,恐怕會影響地方對朝廷的信任。”
朱瀚放下茶盞,緩緩說道:“這正是你該學習的地方。解決謠言,不是讓百姓聽信你的解釋,而是讓他們親眼看到真相。你可以安排陳清和劉庭松舉辦一場公開的說明會,讓他們將整頓后的成果展示給百姓,同時邀請地方士紳共同參與。”
朱標眼中一亮,恍然大悟:“皇叔的意思是,借此機會直接向百姓和士紳展示我們的誠意和實際成果?”
朱瀚點點頭:“沒錯。而且,你要讓士紳明白,他們也能從中獲益,只有利益一致,才能化解他們的抵觸。”
通州的縣衙前,廣場上聚集了數百名百姓,場面熱鬧非凡。
陳清站在高臺上,手持賬簿,面色沉穩。他身后是數名衙役和幾位地方士紳,而旁邊擺放著整整齊齊的一排糧袋,袋上清晰地標注著“新糧”“舊糧”等字樣。
“諸位鄉親!”陳清朗聲說道,“下官奉太子殿下之命,整頓通州糧倉,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如今糧倉中的賬目已經徹底清理。今日,下官在此向大家公布結果,請大家一同監督。”
臺下的百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說的是真的嗎?糧倉真的整頓好了?”
“誰知道呢?不過,看這些糧袋,好像確實比以前整齊多了。”
陳清揮了揮手,示意衙役將一袋糧食打開。他走到糧袋旁,親自從中抓起一把金黃色的稻谷,舉到百姓面前:“這便是整頓后的新糧,質量如何,大家可以自己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