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點頭,語氣中多了幾分忐忑:“殿下,屬下愚見,太子殿下這次利用陳清和劉庭松贏得了地方百姓的支持,這可能會讓更多的寒門士子擁護他。”
朱棣冷笑一聲:“寒門士子?哼,他們不過是趁著太子的東風暫時得勢。真正能影響大局的,還是世家大族和朝堂之上的勢力。只要這些人站在我這一邊,朱標的支持再多,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李英不解地問道:“那殿下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是否從朝堂中尋求突破?”
朱棣眼中閃過一抹冷意:“朝堂只是明面上的戰場。本王要做的,是在朱標最得意的時候,讓他嘗到失敗的滋味。他不是喜歡公開辦事嗎?那就讓他在百姓面前自己露出破綻。”
京城太子府內,朱標與朱瀚正對著一幅詳細的地圖商討。地圖上標注著各地的糧倉分布、田畝記錄和士子派遣情況。
“皇叔,的確從陳清和劉庭松的報告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次行動雖成功,但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朱標指著地圖上一片紅色標記的區域,神色鄭重,“南郊和通州的事看似順利,但其實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徹底安定下來。”
朱瀚抬頭看了他一眼,語氣中多了幾分考量:“標兒,你認為問題出在哪里?”
朱標沉思片刻,說道:“一是部份士紳雖然口頭支持,但心底仍然抱有疑慮;二是許多地方官員對士子的政策執行持觀望態度,缺乏實質性的配合;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四弟絕不會善罷甘休。”
朱瀚點了點頭,笑道:“你倒是分析得很透徹。不過,這三點問題也正是你的機會。士紳的疑慮,可以通過利益綁定;地方官員的觀望,可以通過明確指令;至于你四弟,他的每一步動作,都是給你鍛煉的機會。”
朱標若有所思:“皇叔的意思是,讓在應對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策略?”
朱瀚微微一笑:“沒錯。天下是打磨出來的,而不是躲避出來的。你若總是擔憂四弟,就會陷入被動。相反,你主動一步,或許能讓他措手不及。”
在一處茶館里,人頭攢動,茶客們三五成群圍坐著,低聲議論著近日的傳言。靠窗的一張桌旁,幾名衣著樸素的農夫正聚在一起。
“老李,你聽說了嗎?太子殿下要派更多士子下去清點田畝,還要擴大到咱們這邊呢!”一個中年漢子放下茶碗,壓低了聲音。
坐在他對面的老李是個精明干練的漢子,聞言皺起眉頭:“我也聽說了。這田畝清點,本來是好事,可你想想,那些官吏和士紳會怎么想?只怕又是咱們這些窮人受苦!”
旁邊一個年輕的伙計插嘴道:“老李哥,你這話怎么講?我還聽說,上次通州和南郊清點田畝,百姓都拍手稱快,說士紳隱瞞的地都查出來了呢。”
“哼,那是因為太子殿下親自派人盯著。這要是換了其他人下來,咱們能有好果子吃?”老李冷笑一聲,“我就怕那些士紳狗急跳墻,先拿咱們這些窮苦人開刀!”
年輕伙計撓了撓頭,顯然有些不解:“可如果太子殿下真想為百姓好,咱們是不是該信他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