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目光轉向顧清萍:“太子妃,你可知東宮責任?“
顧清萍迎上皇帝審視的目光,想起昨夜太子的話:“這深宮,你我需如竹般并肩。“她俯身行禮:“臣媳當恪守婦道,輔佐殿下,不負皇恩。“
“好。“朱元璋頷首,“賜宴。“
宴畢,朱標攜顧清萍回東宮。他玄色袍角沾著奉天殿的龍涎香,眉間朱砂痣在暮色中泛著暗紅。
“清萍,今日委屈你了。“他握緊她手腕,“朱棣此人……“
“殿下不必憂心。“顧清萍將袖中青玉竹節佩遞給他,“有皇叔在,有殿下在,清萍何懼?“
朱標望著玉佩上糾纏的竹紋,忽然想起朱瀚白日里的話:“竹有七德,清萍已具其六。最后一德,需你二人共同修煉。“他伸手攬住她腰肢:“孤的東風,自當助清萍直上青云。“
夜色漸深時,東宮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徐輝祖捧著密報沖進殿內:“殿下,燕地急報!“
朱標接過密報,燭光映出紙上淋漓墨跡:“燕王私調邊軍,似有異動。“他抬頭時,見顧清萍正蹙眉看著自己,忽然想起朱瀚曾說:“東風既來,何愁竹不青霄?“
“清萍,你怕嗎?“他忽然問道。
顧清萍搖頭,指尖撫過案頭文竹新抽的嫩芽:“竹不畏風雪,人何懼艱險?“
三日后,奉天殿。朱元璋聽完朱標關于燕地異動的稟報,忽然將目光轉向顧清萍:“太子妃以為,當如何?“
滿殿文武皆驚,顧清萍卻從容出列:“陛下,臣媳以為,當以竹為喻。
“她指著案頭擺著的那盆文竹,“竹有七德,正直、奮進、淡泊、質樸、虛心、卓爾、善群。陛下若以竹德待燕王,何愁邊疆不寧?“
朱元璋聞言,忽然大笑:“好個竹德喻政!太子得此賢婦,實乃朕之幸。“他轉頭對朱標道:“標兒,你可知竹最難得的是什么?“
朱標望著顧清萍眼中跳動的燭光,忽然想起她昨夜的話:“是節。“
“父皇,竹最難得的,是節。“他躬身行禮,“兒臣與太子妃,定當如竹般守節。“
晨光初透東宮窗欞時,顧清萍已披著太子妃常服立在案前。她手中握著朱標昨夜批注的奏折,眉間蹙起細痕。
案頭文竹新抽的嫩芽在晨風中輕顫,葉尖凝著露珠,恍若她昨夜未干的淚痕。
“殿下,燕地糧草調配之事……“她抬頭時,見朱標正披著玄色蟒紋袍進來,腰間玉佩與她袖中的青玉竹節佩相擊,發出清越聲響。
“孤已命戶部緊急調撥。“朱標接過奏折時,指尖殘留著昨夜墨香,“清萍,你昨夜所言'竹節空而能容',倒是給了孤啟發。“
顧清萍望著他眉間朱砂痣,想起三日前在奉天殿的自己。那日她以竹德喻政,不僅化解了朱棣的發難,更讓朱元璋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