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瀚弟不必謙虛。你為大明立下的功勞,朕都看在眼里。待朕與太子商議后,定會重重賞賜你。”
說罷,朱元璋便召來了朱標,將和談的結果告訴了他。
“皇叔,你做得很好。”朱標拱手說道,“此次和談能成,全靠皇叔的智謀與努力。兒臣代父皇謝過皇叔。”
朱瀚連忙拱手回禮道:“殿下言重了。臣只是盡了自己的本份而已。更何況,此事能成,也離不開陛下與殿下的支持。”
朱元璋望著朱瀚與朱標,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沉吟片刻,說道:“瀚弟,標兒,你們二人都是我大明的棟梁之才。朕希望你們能繼續攜手合作,為大明江山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瀚與朱標連忙拱手道:“臣(兒臣)遵旨。”
朱元璋望著朱瀚與朱標,眼中滿是欣慰與期許。他緩緩說道:“瀚弟,標兒,你二人皆是我大明的棟梁之才,朕對你們寄予厚望。如今大明雖國泰民安,但朕深知,民間仍有諸多疾苦未解。朕欲派你二人微服出巡,體察民情,為我大明百姓謀福祉,你二人可愿往?”
朱瀚與朱標聞言,皆是一愣,隨即相視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朱瀚拱手道:“陛下,臣愿往。臣雖不才,但亦愿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
朱標亦拱手道:“父皇,兒臣亦愿往。兒臣身為太子,更應體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為父皇分憂解難。”
朱元璋聞言,龍顏大悅,哈哈笑道:“好!好!有你們二人出巡,朕便放心了。你二人此行,定要細心體察民情,為朕帶回最真實的民間聲音。”
說罷,朱元璋便命人準備了微服出巡所需的一切。朱瀚與朱標換上便裝,只帶了幾個隨從,便悄然離開了金陵城。
一路上,朱瀚與朱標深入民間,走街串巷,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他們看到了大明百姓的樸實與善良,也看到了民間存在的種種疾苦。
一日,兩人來到了一處偏遠的村落。村落里房屋破舊,百姓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
朱瀚與朱標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他們走進一家農戶,與農戶的主人交談起來。
農戶主人是一位年邁的老者,他見到朱瀚與朱標,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隨即熱情地請他們坐下。
朱瀚與朱標坐下后,老者便開始訴說起村落的苦難。
“兩位公子,你們有所不知啊。這村落本就貧瘠,又連年遭災,莊稼顆粒無收。官府雖然也發放了一些賑災糧,但根本不夠我們這些人分的。我們這些老弱病殘,只能靠著野菜樹根度日啊。”老者邊說邊抹著眼淚。
朱瀚聞言,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大明境內竟然還有如此貧困的村落,百姓們竟然連溫飽都解決不了。
他沉聲問道:“老丈,那官府可曾派人前來查看災情?”
老者搖了搖頭,嘆道:“官府哪里會管我們這些小民的死活啊。他們只知道收稅納糧,哪里會關心我們的死活。”
“老丈,你放心。我們定會將此事稟報陛下,讓陛下為你們做主。”朱瀚沉聲說道。
老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連忙跪倒在地,磕頭謝恩:“多謝兩位公子,多謝兩位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