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尸突然發出沙啞的狂笑,震得海浪簌簌而落:“朱王爺可知,二十年前漠北之戰……瓦剌王帳里那具穿著倭國鎧甲的干尸……是誰?“
朱瀚瞳孔驟縮。二十年前他率兵圍剿瓦剌王帳,親眼看見那具干尸穿著倭國鎧甲,可此刻這具棺內的干尸,竟穿著大明官服!
“是胡惟庸!“朱標突然暴喝,“他通敵倭寇的鐵證……在棺內!“
太子劍鋒突然轉向棺蓋。火星濺在青銅紋飾上,竟映出一行暗紅小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朱瀚混身血液凝固。二十年前胡惟庸案爆發時,欽天監正使奏報說瓦剌王帳有前朝密信,上面也寫著同樣的八字!
“打開棺蓋!“他暴喝一聲,劍鋒劈向青銅鎖扣。棺蓋轟然炸裂,露出里面泛黃的紙頁——正是二十年前胡惟庸與倭寇勾結的密信!
朱標突然踉蹌著后退,瞳孔中映出信紙上的血字:“以淮西軍之血,飼龍脈之饕餮。“他染血的手指撫過那些字跡,竟與太子臨終前的血書如出一轍。
干尸突然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利爪猛地刺向朱標咽喉。朱瀚劍挑火把沖向干尸,火光照亮太子蒼白的臉。
二十年前那個雪夜,少年也是這樣渾身是血地躺在干草堆上,用最后的力氣在他掌心畫出血疤。
朱瀚劍鋒突然轉向棺槨深處。火光照亮一具玉匣,上面刻滿倭國浪花紋路。他顫抖著打開匣蓋——里面竟是一縷白發,系著半塊玉佩!
“這是……“他瞳孔驟縮。玉佩的裂紋處滲出暗紅,與太子臨終前的玉佩如出一轍。
白發突然無風自動,竟在火光中幻化成二十年前那個雨夜,被滅口的淮西將領的容顏!
“朱王爺……“虛幻的聲音在耳畔響起,“淮西軍的血……不會白流……“
朱瀚渾身一震。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雪夜,少年太子在他懷中咽下最后一口氣時,指尖在他掌心劃出的“淮“字。
“標兒……“他聲音沙啞如鈍刀砍骨,“我們贏了……“
太子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咳出的暗紅血漬竟與干尸胸前的血水如出一轍。
他染血的手指撫過朱瀚掌心的血疤,竟在火光中幻化成那個雨夜,東宮西墻下被滅口的淮西將領的遺言。
“告訴殿下……“虛幻的聲音在耳畔響起,“淮西軍的血……會淹沒金陵……“
渤海灣的巨浪突然平息,漩渦中心的饕餮發出最后一聲咆哮,化作漫天血霧。
朱瀚望著漸漸平靜的海面,突然聽見身后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皇叔。“朱標的聲音帶著未散的顫抖,“我們回宮吧。“
奉天殿的蟠龍銅爐騰起裊裊青煙,朱瀚跪在蟠龍金磚上,耳畔回蕩著朱元璋劇烈的咳嗽聲。
朱元璋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龍椅扶手,紫檀木上愣是摳出幾道白痕。
“晉商八大家,滅。“朱元璋的聲音像鈍刀砍過鐵甲,“傳旨六部,即刻查抄所有與晉商往來的官員。“
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的暗紫血塊濺在奏折堆里,像極了太子臨終前的血書。
朱瀚望著案頭那方未干的血玉印,喉結滾動兩下:“皇兄,晉商不過是浮萍。真正的沉疴……在六部。“
他染血的手指劃過地磚,在《鹽鐵論》孤本投下的陰影里,戶部尚書趙勉正低頭整理賬冊,后頸處隱約可見半枚殘月刺青。
朱元璋猛地抬頭,皇冠珠簾掃過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趙勉?“
“上月工部采買的三千斤硫磺,經手的正是趙勉的門生。“朱瀚從懷中掏出染血的賬冊,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著“張家口““倭國浪紋“等字樣,“晉商車隊運往北疆的硫磺,賬面上卻是'賑濟遼東災民'。“
奉天殿外槐花簌簌而落,幾片雪白的花瓣飄進殿內,落在朱元璋斑白的鬢角上。
朱元璋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玉帶撞得玎珰作響:“擺駕謹身殿,召六部尚書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