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朱瀚忽然提高聲音,“建文元年,徐渭次子在松江私販海鹽,得倭寇庇護……“
“這些消息,正是我們需要的。”朱瀚在書房中低聲說道,“太子,局勢已經在你的控制下開始變化。接下來,父皇必定會感受到壓力,尤其是那些支持朱標的大臣,眼看著局勢不穩,必然會開始重新評估自己未來的選擇。”
朱標點了點頭,“我理解了。我們不能再繼續被動等待,必須盡快采取行動。”
不久后,太子府內開始秘密組織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場演習不僅僅是展示太子軍的強大,更是向朝中所有支持者展示太子軍的執行力與決策能力。
與此同時,朱瀚安排了一些侍衛,悄悄傳遞消息給某些大臣,透露出關于太子軍事布局的細節。
“這場演習,必須成功。”朱瀚向朱標強調,“你要讓父皇看到,你不僅能帶領大明走向輝煌,還能在軍事指揮上做出最果斷的決策。”
“我明白。”朱標緊握拳頭,眼神堅定,“這次的演習,關乎我的未來。”
數日后,演習如期進行。朱標親自率領太子軍精銳部隊,展示了他們強大的戰斗力與高效的指揮能力。
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太子軍的表現讓所有目睹這一切的大臣和將領都為之震撼。
然而,在演習的某一環節,發生了一次小小的“意外”。朱瀚刻意讓太子軍中的一名將領在演習中失誤,給了敵軍一個微弱的突破口。
雖然這個失誤并未導致嚴重后果,但卻足以讓旁觀的大臣開始討論太子的決策是否穩妥。
“太子軍的演習雖然強大,但他們的指揮能力似乎有些不夠嚴謹。”
一位大臣悄悄對另一位說道,“若太子無法在這種規模的演習中避免失誤,未來的戰斗能否穩住局勢,仍是未知數。”
這些話很快傳遍了朝堂,朱瀚故意制造的這個微小漏洞,已經成功地在大臣中播下了不安的種子。
幾天后,朱標得知消息,心中憤怒不已。“這是我親自安排的演習,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朱瀚冷靜地看著他,“太子,這正是我布下的局。這些大臣和將領在演習中看到了失誤,而這一切正是我們設下的誘餌。現在,他們開始懷疑你的指揮能力,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朱標眉頭緊蹙,“您是說,這一切是為了讓他們產生不安,然后引導他們做出錯誤決策?”
“正是。”朱瀚淡淡一笑,“一旦他們覺得太子不具備充分的決策能力,就會重新審視與我們的關系。接下來,給他們制造更多的危機感,迫使他們站隊。”
然而,局勢并沒有如朱瀚預料的那樣平穩發展。
幾天后,太子府收到了一封來自某大臣的密信,信中直言太子缺乏足夠的決斷力,且對軍隊的指揮存在問題,這封信不僅僅是對太子能力的質疑,更是一種公開的挑釁。
“這是父皇的信?”朱標接過密信,眉頭緊皺,突然感到一陣不安,“他也在質疑我的能力,竟然用這種方式向我施壓。”
朱瀚站在他身旁,沉默片刻,“不,這封信并非來自陛下,而是朱棣陣營中某些大臣的操作。他們已經開始不再隱藏他們的意圖,故意通過這樣的方式削弱太子的信心,制造更大的裂痕。”
“朱棣的支持者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挑釁我。”朱標憤怒地握緊了信紙,“他們以為,我會因此動搖,但我絕不會讓他們得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