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吟片刻,突然微微一笑:“王爺果然有深思熟慮,若是如此,便由你暫時接管兵部。至于太子,你需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時時給他指點。”
朱標心中一震,雖然表面上并未露出異樣,但內心的波動已然不小。
“兒臣必定盡力而為。”朱標終于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堅決,“但父皇既然已作決定,兒臣亦當全力配合。”
朱元璋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好,今日的議事便到此為止,大家都退下吧。”
當晚,王府密室中,朱瀚與黃祁正站在案前,細細討論著明日的行動計劃。
“黃祁,兵部之事,雖然定下了,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平穩。接下來的日子,才是關鍵。”朱瀚語氣低沉,目光銳利。
黃祁恭敬地答道:“王爺所言極是,雖然表面上魏洪倒臺,兵部之權已經交給王爺,但朝中那些看似安穩的人,往往更具威脅。”
“所以,接下來,我們必須更加謹慎。”朱瀚冷笑一聲,“那些人,雖然暫時看不出動靜,但早晚會露出馬腳。”
黃祁微微點頭:“屬下明白,王爺,我們需要對那些隱藏的勢力加緊監視。”
朱瀚點了點頭,沉聲道:“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利用這段時間,穩住東宮的支持,尤其是那些關鍵的大臣。只有確保太子殿下的穩固,才能真正奪回朝中的主動權。”
黃祁眉頭微皺:“王爺,太子殿下雖然有心,但是否真的能撐得起朝中的局面,仍未可知。”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朱瀚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光芒,“父皇對太子的支持是無可置疑的,但朝中的權力斗爭遠比想象中更為復雜。太子殿下若想真正穩住自己的地位,還需更多的智慧與決斷。”
黃祁低聲應道:“王爺,太子殿下能否在這場權力爭斗中脫穎而出,還得看他能否改變自己。”
朱瀚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只有在真正的權謀面前,太子能看清人心,才能成長為一位合格的帝王。”
翌日,朝堂之上,兵部的空缺已正式宣布,由朱瀚暫時接管。
朱標雖表面上平靜,但心中卻始終有些不安。
父皇的安排,盡管看似為他鋪平了道路,但一切背后的深意,卻讓他難以捉摸。
“殿下,今后可得更加小心。”
顧清萍走到他身邊,輕聲道,“兵部的權力掌控者,往往是朝中的核心。父皇讓王爺掌控兵部,實則是想讓你在權力的中心有所依仗。”
朱標微微點頭,低聲道:“我知道,父皇的意圖我已明了。可如今,雖然暫時穩住了兵部,但下一步的局面,才是真正的挑戰。”
顧清萍凝視著他,眼中帶著幾分深思:“太子殿下,切記,不要過于依賴他人,尤其是王爺。王爺的確有心,但他所掌控的,終究是自己的局面。而東宮,是你的。”
朱標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明白,顧妃。東宮一事,關乎我的未來,關乎我是否能真正為百姓所信賴。”
當天夜里,朱瀚在王府的書閣中,仍舊陷入了深思。
“黃祁,繼續監視兵部與東宮的動靜,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容忽視。”
朱瀚冷聲道,“在這場局中,我將是最大的棋手,而你,必須緊隨其后。”
黃祁答應:“王爺放心,屬下一定謹慎行事。”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冷冽的光:“既然局已開,便再無回頭路。”
宮中夜色深沉,涼風襲來,樹影婆娑,仿佛天地間都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息。
御書房內,朱元璋獨自坐在案前,手中捻著一枚玉玦,眼神中透露著深邃與沉思。
“魏洪、盧簡雖除,然局未平。”
他喃喃自語,目光微微上挑,看向窗外的夜色,仿佛透過層層黑暗,能看到更遠的權謀棋局。
“陛下,夜深,您該歇息了。”李善聞輕聲走入,眉宇間帶著幾分憂色。
朱元璋微微擺手,語氣沉穩:“善聞,你可曾看出今日朝堂上的端倪?”
李善聞猶豫了一瞬,低聲道:“王爺臨時接管兵部,表面看是穩局之策,實則卻暗藏變數。陛下,若王爺之意不純,恐生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