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前院門房下。
一群老婆子坐著馬扎,納鞋底的納鞋底,縫衣服的縫衣服。
在這個節慶的日子里,眾人說說笑笑。
老少爺們都出去看熱鬧了,剩下的老婆子小媳婦也都放下手的貨,難得的放個假。
婁曉娥也不想脫離大院集體,沒事的時候就在院子里轉悠,這些日子大院的人也看出她的性子,雖然礙于身份交情不深,卻也將她當成這大院的人。
當然,最主要的是,婁曉娥這人出手大方,誰家有個需要的,都會熱情幫忙。
就趁這一點,前院的三大媽就和她關系不錯。
還有中院的二大媽,兩家人就是隔壁,關系自然更好。
今天吃過早飯,許大茂就急匆匆的出去,說是參加國慶典禮,但實際就是遠遠的看著。
即便如此,她也在心里羨慕。
以她的成分,很難現場去看,何況她到現在還沒有份正式的工作。
中院的秦淮茹身子大了,這會還在家里躺著,婁曉娥也不好去打擾,就一個人來到前院,看著一群老娘們閑聊,就找個空快的地方坐下,聽她們說話,也挺有意思的。
眾人沒有看到婁曉娥過來,依舊繼續著自己的話題。
“老王家的,伱說楊小濤一個月多少錢”
一個納鞋底的婦人驚訝的問道。
老王家的一針扎下去,然后將線抽出來,才說道,“這有什么好說的,全廠都知道啊。”
隨后又得意的笑笑,“我家那口子是三車間的,這楊小濤本身三級鉗工工資425,后來又獎勵他5塊錢。”
“加起來也有475了。”
“47塊5啊,這么多啊。”
不論聽了幾次,總有人心里驚奇。
一旁的三大媽也是驚訝,他們家老頭子可掙不了這么多。
“這楊小濤算是咱們院里第三多的了吧。”
旁邊的劉家小媳婦突然開口,掰著指頭,“最多的是一大爺,然后是二大爺,現在楊小濤就是第三了吧。”
話剛說完,一旁的沈家媳婦不同意的說道,“我覺得還是許大茂家多。”
劉家媳婦聽到被人反駁,立馬不樂意了,“怎么可能,許大茂一個放映員,也就三十來塊錢。”
沈家的卻是不屑道,“那是看得見的收入,這許大茂哪次下鄉看電影,回來不都是一兜子土特產”
“一個月來這么幾回,那不就掙出來了嗎”
“不就是點野蘑菇,栗子啥的,能值幾個錢,這可是差十多塊呢。”
劉家媳婦搖頭不信,又是似乎想到什么,“你別忘了,這楊小濤家里可是有菜園子,這么多天了,不說四九城,就是咱們街道不少人都在弄菜園子,可像楊小濤家這樣好的,有幾個”
“何況,楊小濤還會釣魚。你們沒看他家的水缸里,就沒空過,還都是四五斤以的大魚呢。”
“就這兩樣,比起土特產強多了。”
周圍幾個小媳婦老婆子聽得津津有味,就是不同意見的沈家媳婦也被說服。
畢竟,楊小濤整天吃的,過的什么日子,大院里看的清楚,誰還不會算數啊。
一旁的婁曉娥本來聽到楊小濤的事,就想起身離開。
不想再和那個人有什么瓜葛。
可是又聽到關于許大茂的,心里突然有種聽下去的沖動,雙腿也邁不開了,就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