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跑”
賈張氏追在后面,很快跑到了前院。
楊小濤看著跑遠的倆人轉身回屋洗漱。
沒一會兒,前院就傳來兩個女人的吵聲,經久不絕。
中午時候,楊小濤拿著釣魚竿去釣魚,路過前院的時候,看到三大媽臉上有一道抓痕,不過看樣子很是得意,應該是沒吃虧。
這就是四合院的人,昨天還能在一起喝酒說笑,過一天就大打出手,撕破面皮,說不得過兩天又和好了。
來到西海釣魚的地方,找個地撐起釣魚竿,拿出從圖書館里借來的書,一邊看著一邊釣魚。
秋風吹動波紋,魚漂不斷點頭,打破平靜的水面。
時間就像水中的魚漂,一點一點的流逝,轉眼間就是中午,楊小濤也釣了四五條魚,足夠這幾天吃的了,便拎著魚簍回家。
來到四合院,從賈家門口走過,自然是收獲一頓羨慕的“叫罵”,楊小濤見怪不怪,還特意抖了下魚簍,露出幾條大魚惹得賈張氏捂著胸口,差點翻了白眼。
回到家里,楊小濤開火做飯,過著一個人單調而舒適的生活。
兩天后。
棒梗滿月當天,四合院再次熱鬧起來。
外甥過滿月,加上女兒嫁到了城里,農村出身的秦家眾人,早早出門趕在中午飯前來到了四合院。
這次,除了秦淮茹的父親母親,還有哥哥和嫂子,一家四口來齊全了。
這么多人來吃飯,份子錢沒有就一些土特產,以賈家人的勢利眼,自然沒什么好臉色。
賈東旭冷著臉,酒也不喝,岳父岳母也不叫。
賈張氏里里外外說著風涼話,招待的都是剩下的飯菜,秦家人吃的也難受。
下午剛吃完飯,秦母就和女兒說了幾句,便領著人回村去了。
秦淮茹面帶微笑送家人出了四合院,站在寒風里,看著養大自己的父母漸漸走遠,看著老父親一聲不吭的模樣,心里猶如巨石燜壓似的喘不過氣來。
母親的話猶在耳邊,“保證身體,你也是當娘了,以后可要為孩子著想啊。”
想到母親斑白的頭發,想到父親的額頭布滿皺紋,哥哥嫂子的目光,秦淮茹心如刀絞。
直到看不到人影,低頭,啜泣聲響起,淚水滑下,被風吹干。
嫁到城里是她一輩子的夢想,可現在夢想成真了,還有了孩子,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尊重。
在這個家里,她就是最卑微的存在。
抬手用衣服在臉上抹了一把,將臉拾到干凈,迎著北風,任憑風吹在臉上,大步走向四合院。
自信留在臉上。
即便是卑微的存在,那也是城里人。
時光流淌,斗轉星移。
轉眼間已經來到了月底,天氣越來越冷,四九城就這樣,天冷的早,冬天還長。
早上起床,院子里的水缸已經結了一層冰,楊小濤拿著水瓢舀水灌進水壺里,就趕緊回屋,準備燒火做飯。
上個周的兌換欄更新,楊小濤一口氣兌換了兩套保暖秋衣秋褲,這東西他也想給陳大爺老兩口弄一身,但又怕解釋不清楚來歷,只好作罷。
除此之外,還有一床雙人床的電熱毯。
這東西在這年代國內還沒有廠子生產,一是沒有技術,二是沒有市場。
現在就是通電也成問題,家里用不起電要電熱毯有什么用
但楊小濤沒考慮這么多,反正現在家里就他一個人,實在不行就用被子蓋住,院里的人也沒見過,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
于是,拉電就成了楊小濤當下要解決的問題。
通了電,以后看書就不用點燈了,而且再兌換出來的電器,也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花費,楊小濤看著這段時間自己的小金庫已經突破了七百。
這其中四合院里的禽獸可是“貢獻”了不少,加上工資花的也不多,這點錢足夠扯電線了。
所以這段時間,楊小濤有空就去王主任家走動,主要是人家那口子就是電工,管著這一片的供電事宜。
吃完飯,楊小濤套上外衣,就開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