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石頭目瞪口呆,最后只能承認,楊小濤是真的有勁。
劈完柴火,楊小濤跟著石頭在村子里轉悠。
整個楊家莊坐落在平原上,土地平整,沒啥難走的地方,房屋建設規整的也是縱橫有致,家里養牲畜的少,道路上也沒有太多的垃圾糞便。
倆人在村子里轉悠,不少婦女背著麻包去南山摟樹葉子,回來燒火用。
不少孩子也跟在身邊跑著笑著,哪怕臉上被凍得發紅,也不減興致。
一路走來,基本上每家都說上兩句話,打個招呼混個臉熟。
倆人最先去的就是楊大壯家,也是離這最近的。
來的時候,楊大壯作為村長整天忙活,不過他的愛人領著三個孩子在家里拾到屋子。
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大的男孩八歲,小的六歲,女兒最小只有三歲。
仨孩子都當男孩養,穿著還算干凈的衣服,在院子里瞎跑。
楊小濤出門時帶了些糖果,見了三個孩子后,立馬拿出來些分給他們。
仨孩子雖然想的慌,但見楊小濤面生,就將目光看向收拾玉米包皮的母親。
楊大壯的媳婦王芳也是隔壁高家莊的,早些年就嫁過來,長的不高卻是身材粗壯,大臉盤,齊耳短發,一樣的豪爽。
連忙招呼著楊小濤進屋,并且拿出一小袋子瓜子招呼著。
三個孩子拿著糖,興奮的跑到外面玩去。
楊小濤在楊大壯家里坐了一會兒就告辭,去其他人家走走。
或許是小孩子的圈子太廣,三個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立馬把糖果的事宣揚出去。
這下子,楊小濤走到哪身邊都跟著一群孩子,沒辦法不能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不是。
好在空間里這種糖還有很多,楊小濤挨個孩子發了兩塊,算是新年的見面禮。
如此,整個村子的孩子終于找到了過年的快樂。
不少人家也都知道了楊小濤,加上昨天晚上的見面,楊小濤的情況也被吃飯的人傳開,這種優秀的后生很快就被村里人記住。
還沒到中午的時候,一些隔壁村子聞訊過來的姑婆就開始說起媒來,個個熱情,讓楊小濤趕緊跑回家。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這個時代女性對愛情追求的熱情,或者說對城里生活追求的熱情。
害羞的就托人來問,夸的天上少有,人間絕色。
膽大的就來楊家串門,眼睛勾著楊小濤,恨不得直接吃了他。
兩世為人,楊小濤還真是頭一次預見這事,不免慌張。
一邊的楊太爺看著楊小濤手忙腳亂的模樣,也樂得開心。
好在楊小濤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單純的美色并不是他的追求。
他追求的是,咳咳,美色和內涵。
送走了串門的人,爺倆將家譜掛在客堂里,長長發黃的一張硬紙,上面還有許多空格,但有名字的,都是離開的人。
楊小濤在一條分支下看到父親的名字,旁邊還有母親的名諱,莫名的有些傷感,不過很快就被新年的氣氛沖散。
和楊太爺一說遇到的事,老人也是笑起來,卻沒有干預楊小濤的婚事。
他心里明白,楊小濤的條件,犯不著找一個農村的娃。
不是他瞧不起農村人,只是想讓楊小濤有個更好的家庭。
這不是偏心,純粹是一個老人對后代的愛護。
中午和楊太爺開始貼春聯,紅紙裁成長條,村里的老人開始寫春聯。
楊小濤在一邊看著,比起院里的三大爺寫的差了點文采,卻更加貼合實際,寫出人們的心聲。
“愛國愛黨愛人民,大干快干保生產”
“建設家園”
楊小濤拿著一副春聯看著,楊太爺也是拿著掃把頭將漿糊蔓在大門上,隨后爺倆一塊貼上。
“新年新氣象,萬事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