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楊小濤挽起褲腿在地里忙活大半天。
論起種地,他是沒有這些莊稼漢子強,但要說一身力氣,整個楊家莊都沒人是他的對手。
于是,拉犁的活就成了楊小濤最擅長的工作。
那速度,就是身后扶犁的楊大壯都感到吃驚。
他們倆犁完一畝地了,其他人還沒干完一半。
再看楊小濤,臉不紅氣不喘,喝口水繼續干,比起楊石頭的驢子還驢子。
這就是差距。
“這就是一頭驢”
楊太爺聽著楊石頭羨慕的話哈哈大笑。
這年頭,將人比做成驢那可是十足的夸獎。
能干,有勁,吃苦耐勞,妥妥的農民伙伴。
一些送水的大姑娘看向楊小濤的目光充滿侵略性,尤其是楊小濤的身份,就恨不得將楊小濤吃了。
一下午,楊小濤都在田間忙活。
比起車間里的工作,這里農活更臟更累。
太陽落下,眾人才收工回家。
又是大鍋飯,楊小濤再次體會到這種特殊的平均主義。
好在村里的人都心正,沒有偷奸耍滑的。
也沒有村干部撈好處的現象。
當然,真要有這樣的人,在楊家莊里也無法立足。
吃完飯,楊小濤回到家里,然后將楊大壯和楊石頭叫來。
幾人坐下,楊小濤將茶水倒滿,隨即開始進入正題。
楊太爺和楊大壯也知道,楊小濤不會單純的回來看看,請假可是扣工錢的,沒事誰會請假
幾人都等楊小濤說話,楊小濤也不扭捏,將雜交玉米種子放在桌上。
“這是啥玉米”
楊石頭撥拉著袋子,有些奇怪。
“大爺,這次回來確實有些事需要村子里幫忙。”
楊小濤隨后將這玉米介紹給幾人,雖然不清楚楊小濤說的雜交啥意思,也不知道他說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幾個人只明白一句話,這是楊小濤從書上看來的,做實驗用的。
“這個好說。”
楊大壯率先拍板,這么點玉米能種多少地
再說了,他們村里荒地不少,只要分倆人,一天功夫就能搞定。
只有楊太爺在沉思,想起過年時候的事情,心里有些想法,打算找時間問問。
楊小濤卻是提出要求,“大壯叔,首先這地不能太好,一般就行。”
“其次,這片玉米要離其他玉米地遠一些,最好超過兩里地”
楊大壯聽了,沉思片刻,“沒問題,村南山上,有塊空地。周圍都是樹。”
楊小濤點頭,事情就這樣定下來,明天就去種上。
等楊大壯走了,楊太爺這才將心里的疑惑問出來。
“小濤,你這玉米是不是跟過年的時候有關”
楊小濤也不隱瞞,“太爺,這確實是我當時的想法。”
“你這孩子,怎么就不聽老人話呢”
“當年的教訓你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
楊太爺面色嚴肅,生怕楊小濤走了斜路。
楊小濤卻是清楚,當年那場臺風可是讓四九城周圍受災嚴重。
可他也清楚,那樣的臺風并不是常有的,四九城的位置本身并不算臨海,所以只要抗住中級左右的大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