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新年過,新年總是在不經意間消失在記憶里。
當然,記憶嘛,有喜悅,有難忘,自然就有苦澀了。
對楊小濤來說,這個年過的很平常,沒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也沒有去找幾個禽獸的麻煩。
至于生活上,哪怕物資減少,但擁有系統的他,根本就不缺吃的。
若不是不想太招搖,親近的幾家也會得到照顧。
院里其他人家,卻是過的緊巴巴的,尤其是賈家,除了年三十在一大爺家里過的熱鬧,其他時間都變得沉寂。
家里有兩個孩子,單單賈東旭一個人根本撐不起這個家。
還好有易中海不時送些棒子面,支援點錢票,家里才沒斷炊。
即便如此,賈張氏依舊作威作福,坐享其成,吃的身上又胖了一圈。
秦淮茹倒是想找份臨時工,但家里兩個孩子,賈張氏也不是個靠譜的,看棒梗倒是上心,但小當
嘴里整天的賠錢貨,秦淮茹根本不敢交給她。
二大爺家里,自從過年開始,劉光天兄弟倆的哭喊聲就沒停過。
三大爺家里,扣扣搜搜的更加厲害,大年三十那晚上,閻阜貴更是一顆一顆的數著花生米,分給幾個兒女。
許大茂家里倒是熱鬧,憑借一雙巧嘴,加上在院里施舍小恩小惠,名譽得到回升,和婁曉娥的關系也好了不少。
只是兩人在孩子問題上,始終沒有結果,倒是成了倆人的心病。
時間光輪一轉,便告別了寒冷,越過了春天,徑直來到夏日。
烈日炎炎,大地被陽光炙烤著,整個人都變得慵懶。
楊小濤靠在垂柳上,手上拿著一本書,讀的津津有味,對前方的釣魚竿看都不看。
過完新年,楊小濤便忙碌起來,從三月開始,楊小濤就開始在院子里育種,收獲的雜交種子不斷積累,到了四月就將種子送回楊家莊,然后讓小薇繼續工作,為秋玉米繼續育種。
算算時間,現在已經過去了仨月,也差不多到收獲的日子了。
楊小濤將書本合上放到旁邊背包上,心里想著。
隨即伸個懶腰,面色看向水面,雙手已經放在魚竿上。
身邊旺財趴在地上無聊的甩著尾巴,旁邊陳大爺雙眼直瞪,盯著魚漂蕩起的波紋神色緊張。
嘩啦
突然間,楊小濤迅速的將魚竿甩起來,一條鯉魚破開水面,在空中甩著身子,最后落在地上。
楊小濤將魚拉過來,掂量下,扔進魚桶里。
然后對著羨慕的陳大爺比了個八的收拾,意思是,他釣八條了。
再看陳大爺魚桶里,只有一條巴掌大的小鯽魚,兩人的差距可見一斑。
楊小濤見陳大爺不理他,繼續上鉤釣魚。
自從釣魚術晉升到四級后,楊小濤釣魚就不用小薇出手了。
雖然不是每次必中,但十次里面五六次能夠釣上來,對那些一天下來收獲不多的釣魚人來說,這效率已經很高了。
嘩啦
又是一條鯉魚被甩上來,一旁的陳大爺深吸一口氣。
“不釣了,回家。”
說著就起來收拾東西,楊小濤笑了一聲,將摘下魚鉤的鯉魚扔進桶里,然后起身背上書包,拎著魚桶一起往回走。
就在兩人回家的時候,楊家莊里已經忙成一片。
地頭上,看著比人還高的玉米桿子,楊大壯領著大隊里的青壯都是一臉的欣喜。
打上次楊小濤回村子,整個楊家莊就在楊太爺的堅持下,原本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玉米,以至于整個村子里有兩百多畝種上雜交玉米。
當初眾人還覺得有些冒進,心里有些不靠譜,都想著少種一些,省得到時候出了亂子,讓村子蒙受損失。
可現在,兩個多月風雨過去,這些玉米不但沒有出現問題,還和去年實驗的一個樣,一個個長的老大老粗了,剝開一個,就能看到里面瓷實的玉米粒,一個個不僅飽滿還個頭不小。
這要是曬干了,磨出來的面粉的更多。
楊大壯現在心里除了感激楊小濤搞來這么好的種子,就是感激楊太爺的力排眾議。
否則,看這情況,自己不得后悔的撞南墻
就是如此,他還是有些自責。
“今年秋玉米,全部都種上。”
心里想著,卻是大手一揮,早就等不及的青壯勞力們揮舞著鐮刀,立刻上前。
楊大壯也走到田地里,彎下身子,刀鋒向前越過三顆玉米桿,然后向后用力啦。
卡噗
卡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