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小濤拒絕了,但閻阜貴并沒有死心。
傍晚時候,三大媽就抱著閻解娣找上門。
他們也是看出楊小濤有些動搖,尤其是閻解娣這種孩子的遭遇,更容易引起大人的同情。
夫妻倆一商量,這次吸取教訓,讓楊小濤自己做主,只要達到預期,就換。
三大媽來到楊小濤家,態度客氣,不時讓閻解娣下來跑跑走走。
楊小濤家里干凈,除了一個書柜上面擺著書籍,其他家具都很簡單。
桌子上還有些水果,看著閻解娣手指頭塞嘴里,口水都流地上。
楊小濤也犯不著和一個孩子過不去。
伸手拿了一個蘋果遞給閻解娣,然后就對著三大媽開口道。
“換糧食的事,我就一句。”
“二十斤細糧換三十五斤粗糧。多了不換。”
“而且,沒一個季度換一次。”
楊小濤直接開口,根本沒商量的語氣。
三大媽跟在閻阜貴身后早就學會了精打細算,看人臉色的本事那是不動聲色,心里門清。
雖然她想多換一些,但又怕惡了楊小濤,二十斤就二十斤吧。
轉手就多了十五斤,可以吃好久呢。
可惜,不能每月都換,白瞎好多粗糧啊。
“行,那就這樣。”
三大媽也不多說,這個數量在她和三大爺的底線內,而且還多了不少。
心里頭也對楊小濤生出好感,這人,還是有些良心的。
“我先回去,晚上再來”
三大媽抱起閻解娣,小丫頭用力的啃著蘋果,臨走時還對著桌子上的果盤揮揮手。
三大媽走后,陳大媽從外面走進來。
她看到三大媽來,心里就好奇。
楊小濤便將事情說了,陳大媽沒在意。
只是囑咐楊小濤別都換了,楊小濤也清楚,這年頭頓頓吃白面的,那是地主老財的生活。
他要敢這么做,一準有人上街道辦舉報。
這也是他每季度只換二十斤的緣故,數量不多,只能算是鄰里間的交換。
另一邊,三大媽抱著孩子回到家里。
三大爺立馬上來詢問,得知每季度只能換三十五斤后,先是皺眉,而后便舒展開。
這楊小濤能換,那院里的其他人呢
未必不能啊。
“我去老丁家借秤去。”
說完就跑了出去。
家里三大媽也樂呵,隨后將閻解娣手里的蘋果拿過來,一刀切成幾瓣放盤子里。
“這蘋果,真甜。”
晚上,閻阜貴拎著面袋子來到楊小濤家,也不理院里人的眼光,沒一會兒就從家里走出來,后背上背著一個面袋子。
眾人心里疑惑,直到第二天才搞清楚,原來三大爺打的是這個注意啊。
不少人都恍然大悟,也有人找到楊小濤,詢問還要不要。
對此,楊小濤直接拒絕。
眾人見此只能說三大爺會算計,心里發酸。
于是,在三大爺的算計下下,家里的生活也有了改善,連同改善的還有兩家人的關系。
畢竟,利益上的往來是最快拉進人情的。
于是,兩家的關系也緩和起來,三大媽更是時常抱著孩子過來,不過都是在陳大爺家。
面對三大媽的善意,陳大媽也沒有拒絕,經常在一起談笑,有時候還會給閻解曠閻解娣倆孩子一點吃的,讓兩家的關系看起來更加和睦。
走陳家的路線,也是閻阜貴深思熟慮的結果。
他們也明白眼下情況來的不容易,更不敢動歪心思了。
如此,時間流逝。
十月份一轉眼就到,早晚天氣轉涼,楊小濤下班從工廠回來,剛進院子就看到三大媽領著倆孩子在隔壁玩耍。
陳大媽一旁說著,陳大爺則是逗弄著旺財。
現在的旺財已經長成一米長的大狗,雖然系統介紹上仍舊是成長期,但比起一般的土狗壯實多了。
當然,這也跟營養有關。
旺財趴在陳大爺腳邊,一旁的閻解曠和閻解娣想要上前,卻被旺財搖頭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