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三月。
這三個月里,卻是發生不少事情。
對于工廠而言,這種形勢也得到了改進,更加人性化,增加了重體力勞動補貼,食堂里再次見到肉了。
對楊小濤來說,卻是忙碌的三月。
忙的腳不沾地的三月。
整個三月里,周一到周五在軋鋼廠里上班,周六回楊家莊,然后上一下午的課,周日再上一上午,下午再回四九城。
最后,說道看書掙學分上,就沒法看了。
自從上次連升兩級后,到現在,面板上依舊是三位數,
可見看書的時間有多少。
楊小濤這樣安排時間,自然有人會問,楊家莊的學生沒有周末啊,這是超負荷學習,壓榨孩子們的課余時間啊。
估計在后世,會有各種權威、人權啥的,高呼這不合理
可在這里,在楊家村,根本沒人提
讓你有書讀就不錯了,還想休息
怎么可能
現在的孩子恨不得天天待在學校里,因為在那里不僅可以學習,還能吃一頓飯,一頓吃飽的飯。
所以,楊小濤后世的周末,在楊家莊并沒有出現。
四月初,雜交育種的事提上日程,楊小濤決定在楊家莊開展起來。
得知楊小濤要大規模雜交育種,楊太爺立刻讓人跟著他幫忙。
楊小濤也不客氣,帶著楊石頭十來個漢子,在南山上開始種植。
土地的位置楊小濤早就選好的。
南山上,一共三塊土地,互相隔著三里地,而且中間有樹木阻隔,也不怕花粉被風吹過來,打亂計劃。
土地開墾后,楊小濤按照需求進行種植。隨后楊小濤便開始培養人手。
這些人手,就是學校里的學生。
周六,楊小濤走進教室。
下方,一道女聲響起。
“起立”
刷
“老師好”
“同學們好”
“坐下”
楊小濤看著下方四十多個學生,這些孩子年齡大,懂事早。
學習又刻苦,一個月的時間已經養成了學習的習慣。
楊小濤滿意點頭,“同學們。你們都知道玉米吧”
“知道”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玉米”
楊小濤隨后轉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著。
片刻后,玉米的樣子在黑板上出現,隨后楊小濤來說對名稱一一標注。
下方學生也開始在本子上畫著,每一部分都仔細小心,生怕畫錯了。
“同學們,這玉米是雌雄同株”
“這是玉米的穗,也就是雄性,這是”
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很快過去,休息十五分鐘后,楊小濤繼續講解玉米的事情。
兩個周后,楊小濤來說將雜交玉米的原理講授給孩子們。
第三個周,楊小濤講解具體的操作步驟。
時間緊促,由不得一點一點灌輸,只能填鴨式的塞給這些孩子。
第五個周,楊小濤帶著孩子們來到玉米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