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楊小濤提前離開軋鋼廠。
現在還沒有接到軋鋼廠的安排,加上王國棟也沒事找他,所以楊小濤就享受到了八級鉗工的第一項福利,提前帶薪下班
身后的大喇叭又響起來,播放著考核通過的名單。
好像這次,賈東旭又沒過啊
楊小濤聽著小道消息,也不想那廢物的事。
揣著自行車票,一路蹦跳加小跑,不知道踢飛多少石頭,終于來到了供銷社。
依舊是熟悉的場景,走進供銷社,柜臺前站滿了人,臉上帶著期盼;柜臺后,售貨員不慌不忙,從容不破。
這里永遠不會少人。
排了一會,前面打醬油買布匹的差不多了,楊小濤才湊上前,看著有些疲憊的女售貨員,開口說道。
“同志,我來買輛自行車”
女售貨員突然聽了沒反應過來,直到楊小濤又說了一遍才正眼看他。
周圍買東西的人聽說有人買自行車,也都聚了過來,眼神在楊小濤身上來回掃視。
這年頭,并不是有地位的人就能買得起自行車,多少大院的后生想要一輛,可都被一張票給攔住。
面前的人,明顯年紀不大,就是不清楚哪來的票。
“票和證明”
女售貨員看了眼楊小濤,隨即開口。
話語依舊簡短,但聲音不似先前那般冰冷。
楊小濤熟練的拿出證明和自行車票,女售貨員的目光微微收縮。
自行車票沒有問題。
證明上軋鋼廠鮮紅的印章也沒有問題。
最后,又拿出一本冊子,將證明上的特殊字號記下,隨后看向楊小濤,“這位同志,票據沒有問題。”
“我們需要登記身份證明,請稍等下。”
說著,從身后架子上取下一本冊子,打開后讓楊小濤將個人信息填寫完整。
楊小濤也沒多問,反正就是個流程。
仔細填完,售貨員見沒我問題,便領著楊小濤來到自行車柜臺前。
這里自行車并不多,但每一輛都被精心擦拭的發光锃亮。
“同志,這是剛來的自行車。”
女售貨員指著比旁邊明顯大不少的自行車說道,“這些就是鳳凰的,你可以選一輛”
楊小濤走進看看,墨色的車體,橫在前面的大梁,還有沾染油料的鏈條,車把平寬,上面還有一個拳頭大小的鈴鐺。
楊小濤看著這款巔峰時,被當成必備嫁妝的自行車,心里不說激動那是假的。
雖然還有其他型號的,但票已經決定了,他沒別的選擇。
況且,此時自行車遠沒有普及起來,騎上自行車不管哪一種,都是拉風的存在。
“就它了”
楊小濤選了近前的一輛,左看右看都一樣,這年頭的物件都實在,抗用。
“好”
女售貨員點頭,隨后又是一番登記。
等楊小濤再次來到柜臺時,遞上購買的自行車票和160塊錢,這輛自行車就姓楊了。
當然,買車都是要登記的,前世是去車管所上牌,現在就是到派出所去,砸個鋼印,然后登記上個人信息,每年交3塊錢。
這就跟后世買車一樣,要交交強險了,商業險了什么的,一個套路。
推著新車離開供銷社,撫摸著金屬質感的車架,還有塑料包裹的把手,楊小濤左腳踏在腳蹬上,右腳在地上猛踹。
自行車接力向前滾動,然后右腿從后面邁過后座,整個人坐在車上。
整個動作行云流水,并沒有因為時空的轉變,時間的流逝而生疏。
“沒想到,前世爛大街的自行車,在這個時代,這么吃香”
楊小濤用力蹬著,車子歪歪扭扭的跑著。
“騎自行車,果然是一輩子的記憶啊”
想起前世學車的時候,還夠不著腳蹬,只能斜著身子從大梁下踩進去,那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哪怕這一世身體從來沒接觸過,但在記憶的控制下,自行車慢慢控制方向,跑了百米不到就已經熟練起來。
隨后楊小濤控制方向往南鑼鼓巷的派出所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