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佩服的有,瞧不起的也不少。
易中海在車間聽說這事后,心里冷笑。
真當工程師容易考嗎
軋鋼廠這么多年,來了多少技術員,現在又有幾個成功通過
呵
一個鉗工想要考取工程師,做夢吧。
易中海已經認定,楊小濤即便再有天份,也過不了這關。
劉海中同樣如此,鉗工、鍛工甚至焊工等等工種,說白了都是用機器干活的。
可工程師的工作,不僅要設計圖紙,看懂機器圖紙,甚至還要會修理機器,處理問題。
在這個國內機器都是進口的年代,國外技術封鎖的年代,想要修理機器只能花錢請人來修理,而且還得看人臉色。
他記得,上次請人來修理的時候,那些大鼻子可是把車間圍起來,自己人根本不讓靠前的。
為的是什么
不就是怕技術被偷學去嘛
這種情況下,想要成為工程師,何其困難。
“呵。考吧考吧,等失敗幾次,就知道南墻有多硬了”
劉海中甚至在幻想,等楊小濤失敗后,自己該怎么嘲笑。
賈東旭聽說后,眼神里有些擔心。
他是真的怕楊小濤成了工程師,那樣他們家跟楊小濤真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雖然現在的差距也很大,但起碼還有一大爺這個八級工在,也沒覺得太多差距。
可楊小濤要是成了工程師,那
賈東旭眼睛里閃過一絲痛恨。
你這混蛋,為何要如此優秀
傻柱砰的一聲把鏟子扔鍋里,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過,隨后又拿起來繼續做飯。
“劉嵐,劉嵐又死哪去了一天天的不見人,菜都不洗了,我看是真不想干了”
廠長辦公室,李懷德抓著水杯,手掌不斷摩挲,眼神里晦明晦暗。
前方,一個女人努力工作著。
跟易中海和劉海中等人不看好楊小濤,徐遠山王國棟等人卻是充滿信心。
信心的來源,就是楊小濤的年齡。
自從進去軋鋼廠,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從鉗工學徒升到八級鉗工,走完了其他人一輩子都未必走完的路。
這換一天路,走上去也是時間問題。
一年,兩年還是五年十年
即便是十年,也不過三十來歲,三十而立,對一個男人來說正是風華正茂年富力強的時候,對軋鋼廠來說,同樣是最年輕的工程師。
這點時間,他們等的起。
而付出的,只是一點點時間,這買賣,劃算
當然,在他們看來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上路,在楊小濤看來,也就那樣。
這幾天跟在張主任身旁,楊小濤基本搞清楚技術員的工作任務。
也清楚,工程師的考核方式。
想要成為工程師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很普通,熬資歷,張經驗,從技術員一級一級的往上考。
這其中考核內容就是理論和實際結合,有關部門會準備考核內容,考就行了。
一步步,升到九級工程師,從而踏入工程師行列。
另一種,就簡單多了,做出突出貢獻,就有機會晉升工程師。
碰到機械事故后,出手解決問題,由廠單位進行申請,一般都會通過。
這也是對老工人的一種補償
軋鋼廠的三位工程師里,就是兩個這樣來的。
他們在原來廠子里,解決了不少問題,攻克許多難題,甚至自主研發,這才成了工程師。
而這一條,也是楊小濤想要走的。
一步步考核,太費時間,況且理論考核有些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