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咳咳”
煙霧繚繞下,兩個老人相對而坐。
說話人一口湘潭口音,拿著一張報紙,愛不釋手。
“少抽煙,要聽醫生的”
蘇北口音中帶著濃濃關切。
“哎,不成嘍,這煙不離手,離不開”
“這篇文章,你看了嗎”
“看了,說起來這還是工作沒到位,這篇文章三年前就出來了,可惜,到現在才”
“是啊,建設還是要加強的,不然這種真金子在面前了,也會被當成土疙瘩。”
“是啊,我們正在制定計劃,只是資金上的投入,還是不夠啊”
“再窮也要辦啊”
老人又拿起一根新的香煙,準備用煙屁股點燃,只是看到對面的老戰友一臉的疲憊,又將煙屁股掐滅。
“你啊,要保重身體,不要壓垮了身子,到時候我去哪找”
“哎,人民苦啊上次我問老區的建設,這,人均不到十塊錢,一畝地連一百斤的產出都沒有。我們那些年,可是吃著小米過來的,我這心里啊,難受”
老人將香煙放在鼻子下放,眼前也出現往昔的一幕幕
良久,笑起來。
“辦法總比困難多,你看,這不是來法子了”
說著揚起手上的報紙。
“這,可是個大殺器啊,能不能淘換來好東西,就看同志們的三寸口舌嘍”
“哈哈,這是在打土豪啊”
“還真讓你說對了,那些家伙不就是土豪嘛打他們的血肉,來滋養我們,正好算算賬,收收利息”
“哈哈哈”
“對了,這小子可是給我出了個難題”
“哦說說,這小子怎么回事”
“農科院想要他去,軋鋼廠不放人,最后鬧到各自領導那,兩個快一百歲的人在我那掐架,那精彩程度,可不比當年打仗差多少”
“哈哈哈,老陶和老夏這倆人又撞到一起了最后咋辦的”
“我啊,問了下具體情況。說起來,楊小濤這位同志可是個多面手。
不僅做出了楊村一號,就是這玉米的名字,還是八級鉗工,更是修好了四臺軋鋼機,連機修廠的機器都能修,為此機修廠還搭進去一頭豬,更有意思的是這頭豬是懷了崽的”
老人說著,一旁的老人笑得仰頭,就像是在聽自家晚輩多么出息心里寬慰那種。
“那最后,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我查了下,這位同志的意思還是就在軋鋼廠。至于育種的事,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運氣好只要將技術交給農科院,完全沒問題。”
“運氣”
“對,楊村一號的出現確實是有運氣成分的,農科院的同志做出分析,楊小濤同志是恰好找到了適合的父母本,這才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育種。”
“所以,我們決定讓他繼續在軋鋼廠工作。”
“不過,楊小濤同志是貢獻是卓越的,農科院這里給他一個辦事員的身份”
“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不可小看啊”
“實驗區的事情敲定下來了”
“嗯,就在楊家莊周圍,具體情況交給農科院去辦”
兩人又說了一番話,最后老人起身來到書桌前,看著面前的筆墨,“聽說這小子喜歡讀書”
“我這里有本魯迅全集。你幫我帶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