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見了心里吐槽,這不靠譜的。
找到問題,就去找解決辦法。
最后還是傻柱提個醒,實在找不到皮墊子,就是買條自行車內帶,破的也行,剪吧剪吧也能湊合用。
賈東旭聽了覺得是這么個事,立馬就去準備。
直到中午,賈東旭才回來,將一口袋的皮墊子交給幾人,然后再次組裝,灌水。
這次,果然沒有漏水。
隨著爐子點燃,暖氣片的溫度增加,這次總算是成功了。
最后就是算賬了。
老人去隔壁看了人家那暖氣爐,再看看自家的,心里就不痛快。
首先是爐子,人家的能裝三塊煤球,自家裝兩塊有空余,裝三塊蓋不上蓋,咋弄
其次,人家里的暖氣片長有一米五,管子粗的能伸進去三個手指頭,自家這個呢能有一米也就一根手指頭吧
最后,人家的那擺在墻上,看上去就舒服啊,上檔次,就自家這個,老人覺得自己被騙了。
最后算賬的時候,老人直接就開懟了,一個個列舉出來,就這樣還好意思要那么多錢
反正是不同意照原價給。
最后賈東旭也知道,這仿造的可定不如原裝的,要是沒人買了,那就賠手里了。
他也明白,想要加強競爭,就只有在價格上作文章。
于是,便同意了老人的要求,原先一套暖氣爐加人工費用要8塊錢,現在降價,6塊
最后老人一臉不情愿的給了錢,要不是看在傻柱面子上,一定要再講講。
賈東旭把錢收好,隨后將剩下的兩套暖氣爐交給閻解成,這才和傻柱回軋鋼廠繼續生產。
于是,下午劉光天和閻解成倆人就將兩套暖氣爐完,期間也出現過各種小毛病,但總算是順利安裝上。
當然,他們也不敢按原價來,要的錢都是六塊。
這樣比楊小濤他們的少了近兩塊錢,相信不少人看在錢的份上會選擇他們的。
賈東旭揣著錢來到軋鋼廠,見到錢了,心里頭舒坦啊
中午吃了一頓飯,下午繼續打造暖氣爐。
三車間里,眾人仍舊火力旺盛的干著。
王法等人已經不知道做了多少個部件,組裝多少套暖氣爐了,他們只知道,那堆滿倉庫的暖氣爐遠不夠楊小濤本子上記得需求。
眾人都知道這暖氣爐的搶手程度,可更清楚這四九城的市場有多大。
哪怕全四九城又百分之一的人家用上,都夠他們奮斗幾個月的了
在這人力為主的年代,生產力就是制約產量的關鍵因素。
正因如此,車間里的人輪流幫忙,不論是鉗工還是鍛工,亦或者是焊工,在劉國剛劉福偉幾人的組織下,成為后備力量,全力幫忙。
當然,這也跟楊小濤的意思有關。
楊小濤跟幾人私下說了,分錢的時候,錢給你們,至于你們身后的怎么分,就是各人的事了。
這句話不知道怎地就傳遍了車間,搞的王法劉國剛和劉福偉幾人隱隱成了各自工種的領頭人,不僅要自己忙,還要記住誰幫了忙,不然到時候咋分錢
至于楊小濤才不管呢,要是事事都讓他來,那不得累死
將手頭上的任務完成,這是今天剛下發的八級工件,然后楊小濤準備去倉庫清點數量,最近原料有些跟不上,正考慮著要不要和領導攤牌。
別看他最近挺忙的,但作為一項產品的研發,這其中要做的可不少。
楊小濤這大半個月來就一直在收集數據信息,整理報告。
從最初時的項目計劃書,到后來的暖氣爐設計構思,實際驗證報告,成本核算,用戶反饋以及對暖氣爐市場前景的預估。
這些,楊小濤都已經著手形成記錄報告,到時候跟上級匯報,是要一起上交的。
不然怎么讓上級相信你,難道就是賺了多少錢
太俗。
讀書人,就要用讀書人的方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