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三鳳在一旁笑吟吟的問道。
旁邊還有王光美、朱子清等人,他們臉上的笑容就不曾落下過。
沒別的,楊小濤的通知說是給九部所有工廠,但實際上就是給他們研究院的。
明眼人都清楚,九部的九成九研究成果,多出自于研究院。
而作為研究人員最高興的是什么?
是有新的研究項目啊。
比研究項目更高興的是什么?
充足的研究經費啊。
以他們對楊小濤的了解,只要定下了項目,不說是一路綠燈吧,但肯定是大力支持啊。
有了支持,他們就有了動力。
然后研發出成果,推進九部的前進,推動革命的發展。
功成名就,誰不高興。
“我們準備研究新型衛星電話,還有改進通訊衛星,最起碼在技術上要取得突破。”
束興北一本正經的說著,但嘴角的弧度任誰都看得出,心情不錯。
“韓院長,我們這還需要你們多多支持啊。”
束興北又補充一句,因為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高科技的發展越來越依賴計算機了。
韓三鳳主持的計算機研發工作在九部成立的時候,就是重點項目,可見楊部的重視程度。
而計算機的發展也在各個研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放心吧,我們這次也要改進下技術,尤其是半導體在計算機上的應用,這是個大活啊,到時候還要同志們齊心協力。”
韓三鳳開口說著,束興北立馬點頭,“互相幫忙,咱們共同進步。”
“對對,互相幫忙,共同進步。”
幾人都笑起來。
另一旁,劉向東也跟徐鵬程聊著。
“老徐,你幫幫忙,看看我們有啥好的建議?”
劉向東手抓著后脖頸,用力的捏著,這段時間工作太忙,后頸有些難受。
徐鵬程跟劉向東共事一段時間,而且這復印機的研究也有劉向東的一半功勞。
兩人雖然負責不同的項目,但徐鵬程仍舊是軍械研究所的一員。
聽到劉向東的詢問,徐鵬程沉吟片刻這才說道,“老劉,別的我不清楚,但從楊部先前交代的事情上看,復印機,是楊部非常非常看重的。”
“我覺得咱們可以從這上面下手。”
徐鵬程認真的說著,然后將上次楊小濤跟他提起的事說了下。
劉向東卻是眼前一亮。
軍械那邊暫時沒啥可研究的,而且就這些已經足夠后勤處消化的了,將重心放在復印機上,倒是個選擇。
關鍵是這是楊部看重的啊。
有搞頭。
“好,那咱們就研究復印件。”
聽劉向東這樣說,徐鵬程立馬點頭,臉色欣喜。
這有了劉向東的幫忙,自己身上的壓力就更小了。
“老劉,這次咱們得爭一爭。”
徐鵬程看到其他幾個小團體,眼中滿是興奮。
今年,可是匯演年啊。
匯演,同樣是獎勵啊。
兩年來,表現評優,這可是榮譽啊。
劉向東聽了也是呼吸急促。
復印機的出現,讓他們有了跟其他外貿型產品一爭高下的底氣。
而楊小濤的看重,絕對是最好的契機。
“老徐,咱們好好合計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