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研究院。
新成立的前進盾構機研究所中,一群人正在討論著,屋子里進進出出,越來越多。
下方,除了逄國這些研究所的人,還有聽說楊小濤要上課,特意趕過來的張冠宇安仲生等人。
而且現在還有人不斷從后門走進來,悄悄的坐下,等待著課程開始。
大家心里都清楚,這想要聽楊部一節課,可是很難的。
據說,當初楊部在軋鋼廠的時候,經常給車間工人講解疑難問題,甚至還幫助過工人提升技能。
可惜,現在已經成了工人們回憶,而那些有過這種經歷工人,每次在人前說起來,那都是滿臉抑制不住的自豪。
現如今,聽楊部一節課,可是很難了。
除了偶爾抽時間,楊部給技校的學生上課外,基本上不會出現在講臺前。
就是給學生們上課,講得也都是關于鉗工經驗,像這種大型儀器設備分析會議,基本難見。
當然,大家也都清楚,這不是說楊小濤偷懶,也不敢對楊小濤有意見。
他們非常理解楊小濤的工作。
地位不同,需要主導的工作不同。
楊部現在的地位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大事,據四合院的同志們說,每天晚上楊部家里書房的燈都要到半夜,這種工作精神,即便沒在辦公室里放行軍床,那也差不多。
若不然,楊部能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盾構機的設計圖,能夠拿出新型渦扇發動機的設計圖。
這都是楊部背后的汗水啊!
換句話說,現在能夠讓楊部重視起來的項目,也就眼下這些大型項目,前沿項目了,一些小打小鬧,什么軋鋼機,柴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的,都不好意思開口麻煩楊部。
種種原因下,造成了楊小濤上課的消息一傳開,研究院沒啥事兒的人都往這邊趕。
即便有事的也將事情往后推,那些本子就過來了。
他們或許聽不懂盾構機的東西,卻可以從楊小濤的課程中學到東西,尤其是這種設計理念的解讀,對他們幫助更大。
研究院辦公室里。
楊小濤正跟葉老聊著天,一旁老道優哉游哉的喝著茶。
“師公,這次半導體原材料的生產要擴大些,產量還是不足!”
楊小濤之所以舊事重提,蓋因新型復印機,已經正式投產。
這對半導體需求是海量的。
現如今研究院生產的半導體已經無法支撐如此多需求。
更何況,游戲機那里也取得了突破,未來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還會增加。
面對困難,葉老卻是樂呵呵的點著頭。
半導體材料的增加,說明半導體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也說明他們工作的意義重大。
“這個我跟韓院長他們商量過,準備在總部擴大生產規模。”
“不夠,這點不夠,咱們還需要賣給聯盟!”
楊小濤立馬搖頭,葉老拍拍額頭,將這事給忘了。
葉老看向楊小濤,“想要提高半導體生產,就要提高高純硅的生產規模,就得想辦法增加高頻感應爐的產量。”
楊小濤皺眉,這段時間事情太多倒是忘了這一茬。
“高頻感應爐還沒辦法量產嗎?”
這話卻是沖著老道問的,老道放下搪瓷缸子搖搖頭,“實驗了大半年,一直沒想到竅門,現在還得靠人工來判斷!”
“如今產量上不去,也很人有關,畢竟人是會疲勞的,疲勞了就會犯錯…”
老道還在說著,可楊小濤卻是開口打斷,“這么久了,還沒摸索出經驗?”
“固定的溫度,固定的頻率,這點早就應該研究出來呢。”
“李磊這家伙在搞什么!”
見楊小濤有些生氣,老道果斷閉嘴。
如今,高純硅的規模擴大生產就卡在高頻感應爐上,而且研究院這里需要更大的高頻感應爐,而不是每次做一點的小爐子。
只是現在小爐子都做不好,更不用說大爐子了。
葉老見楊小濤生氣,在一旁開口替李磊說了句話,“他們一直在研究,可能不得其法吧。”
“而且,這研究需要足夠的電量,就咱們現在的情況,很難滿足。”
葉老說完,楊小濤臉色稍緩,隨后又搖頭說道,“有困難,不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