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楊小濤來到研究院找葉老跟韓三鳳聊一聊晨曦一號的事情。
哪知來到辦公室的時候,就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
最中間兩人正守著一臺迷你機研究著,不是韓三鳳跟盧濤還有誰?
隨著周圍人議論聲傳來,楊小濤也聽到里面在干嘛。
“楊部!”
身后傳來叫聲,楊小濤回頭,就看到小胖站在一旁,身后還跟著冉紅兵。
看到楊小濤,冉紅兵沒敢叫姐夫,而是跟著喊了聲楊部。
楊小濤點頭,然后發現屋子里的人都看過來,便走進辦公室。
隨即看到中間位置的迷你機中連接著紙帶,上面留下一個個小孔。
這種簡單的儲存方式,也算是當下最實用的方式。
“怎樣,這電腦不錯吧。”
楊小濤笑著問道,周圍人都點頭,臉上都是羨慕。
盧濤在一旁說道,“楊部,這迷你機相比起咱們的大型計算機,內存也不差。”
“關鍵是這個頭就這么點,比咱們的大柜子要簡單多了啊。”
盧濤說完,韓三鳳更是感慨著,“楊部,我們坐井觀天了啊。”
“沒想到,合眾國的計算機發展到了這種地步。”
周圍研究所的人也都齊齊點頭。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以往他們跟中科院對標,覺得自家計算機達到了二十萬次運算的速度很不錯了,起碼比起中科院要強。
可現在呢?
他們就是窩里橫啊。
聽眾人如此說,楊小濤點點頭,然后摸著電腦說道,“你們說的很對,但也不全對。”
“你們現在看到的這臺計算機,知道是哪一年做出來的嗎?”
眾人都互相看看,然后齊齊搖頭。
最后楊小濤輕輕說道,“這臺計算機是他們1965年做出來的。”
“1965年?”
周圍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不少人眼中都是不信,可又不得不信。
韓三鳳更是凝重的看著咔咔工作的計算機,神色變得無奈。
“是不是很難受?”
“是不是覺得,咱們干了這么多年,連人家五年前的產物都趕不上?”
“是不是有些灰心?想要破罐子破摔?”
楊小濤依舊笑著說著,可在場的眾人卻笑不出來。
掃過眾人的臉頰,楊小濤再次拍拍運行的計算機,然后輕輕說道,“有差距,才需要我們去追,去超越。”
“有差距,才有動力。”
“才能在追趕上對方的時候,展現出我們的價值。”
說完,楊小濤雙手攤開,一臉笑容的看著眾人,“我說的不對嗎?”
片刻后,眾人都笑了起來。
接著,整個屋子里都是笑聲。
沒有人說話,也沒人在乎對不對。
因為他們不需要知道最后的結果,他們從來只是奔跑在路上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