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
臨近傍晚。
天上的烏云,逐漸散去。
朗廷酒店,一層下午茶餐廳。
紐約cia主管埃茲拉克里莫,給大衛安排的“向導”費爾,此刻正神情輕松的望著陷入了思考的大衛科爾曼
幾分鐘后。
大衛伸手端起了茶杯,輕抿了一口,笑道“抱歉我走神兒了”
“我們。。繼續”
“您請問”
“呵呵叫我大衛”
“你也不要太客氣了”
“ok”
“那現在的倫敦金融城里,都有什么銀行保險公司證交所”
費爾慢慢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沉吟了下,說道。
“它。。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神秘”
“金融城,內部的機構、公司非常多城內的普通工作人員,有近30萬人”
“金融城的中心,有一座沒有窗戶、形似堡壘的八層大廈”
“它就是曾被稱為“銀行之王”的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
“圍繞在英格蘭銀行大廈周圍的建筑中,是幾百家國內外銀行、保險公司、證交所、金屬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等等”
“由于金融城里面的空間有限,許多世界排名500強的企業和許多外國銀行,只能在金融城內設立一個分公司、辦事處,或者。。一間辦公室”
“所以,我無法給您一個更滿意的答案和數字。。”
“不過,我這里有一些很有趣的信息和數據您應該會感興趣”
“首先,是金融城內的銀行”
“從二十年多前、50年代后期開始,金融城內的外國銀行數量,逐漸增多了起來”
“導致外國銀行們進入金融城的原因,就是56年發生的蘇伊士運河危機”
“1956年9月,埃及政府強硬的對外宣布,要收回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蘇伊士運河最大的股東是英國,占股44;其次是法國的一些私人公司,合計占股50左右”
“而在埃及領土中的蘇伊士運河上,每年要通過至少1億噸以上的貨物其中有60,都是運往英法兩國的、產自中東地區的石油”
“另外,還有40多個國家的海運公司,都在使用這條運河,來往于歐洲各國,運送商品”
“英國和法國作為運河的最大股東,派出使團和埃及進行了一連串外交會談,無果后,決定對埃及發動戰爭”
“當時,英法聯軍和埃及,雙方軍事實力相差非常懸殊,勝敗本來不難預測”
“但是”
“英法聯軍出兵僅僅一個周后,英國就被迫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協議,并最終在56年12月,做出了撤軍的承諾”
大衛緊皺著眉頭,插嘴問道“一周”
“對一周”
費爾嘴角升起了一絲微笑,解釋道。
“其實,埃及政府準備對外宣布奪回蘇伊士運河控制權。。之前英國政府,就已經知道了埃及政府的想法”
“可他們的注意力,并沒有放在埃及的身上”
“從二戰之后的1947年1972年,英國因為國力衰退、財政收入降低、財政支出猛增、軍力大減、欠下巨額戰爭國債、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等原因,共計爆發過14次英鎊危機。。”
“而發生在1956年的那次英鎊危機,最為特殊”
“自從1947年英國頒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之后。”
印巴分治英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了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兩個新國家。
“1950年,印度宣布了獨立徹底斬斷了與英國長達幾百年的附屬國關系讓英國失去了最大的一塊殖民地收入”
“所以,英國政府要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維持住1英鎊兌換280米元的匯率,保住英鎊的國際地位,就必須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米國的支持、幫助”
“英國的失敗,不在于其軍隊的實力不夠,也不在于埃及占據了道德制高點,變成了戰爭中正義的一方”
“而是。。它選錯了對手,高估了自己的在國際上重要地位,低估了貨幣戰爭的殘酷性”
“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后,讓英國政府第一次嘗到了在國際貨幣戰爭中,失敗后的反噬惡果。。也終于看清了自己所處的困境,和不斷下降的國際地位”
“所以,與其說英國輸掉了戰爭,還不如說是,英鎊輸給了。。米元”
“。。”
費爾,說到這里,很“貼心”的停頓了幾秒,等待大衛能夠消化掉這段信息之后,才開口繼續講道。
“英鎊危機,是近些年才被人們傳開的新詞匯”
“它的每一次爆發,都像一塊散發著誘人香味的牛排,引得了無數國際投機資金的關注”
“英國,也正是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之后,開始慢慢嘗試著放寬了一些對國外銀行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