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曼哈頓,下東區。
今日“觀光團”的導游齊娜,領著大衛、蘇珊、艾蓮娜、托比、蒂爾達斯文頓、崔瑩瑩六人。
在下東區的亨利街與帕克街交口下車,準備一路步行向東,游覽該片區域的各種“先鋒文化”體驗店或體驗區
由于昨晚,大衛希望能給蒂爾達斯文頓,一次更好的紐約之行體驗,便突發奇想的組織了今天的這次“旅行團”活動。
而這個艱巨的“導游”任務,大衛想來想去,也只能找到了昨晚因前往澤西城辦事,很晚才回來的齊娜身上。
亨利街上。
齊娜瞥了一眼街對面,幾名正在向他們這群奇怪的外來人,探頭探腦觀望的年輕黑人小子,搖搖頭,對大衛幾人笑道。
“我們今天都是這里的過客”
“大家只管看、只管聽,不要有任何過激的行為,更不要大喊大叫,或說出會給我們帶來危險的言論,ok”
“。。ok”
大衛低頭看了一眼,又看了一圈幾女身上非常“接地氣”的衣服,轉頭對身后的白邁克吐槽道。
“無論怎么看,你們幾個都像要把我們這些無知的年輕人,推進火坑的混蛋”
“哈哈哈”
“這一片的居民,除了毒蟲,就是窮鬼連幫派都不愿意來這邊轉悠”
“哪兒還有什么火坑啊”
“哈哈哈”
主動走在齊娜前面的黑邁克和喬瓦尼,回頭看著大笑的幾人,不禁也笑著搖了搖頭,對這里街上亂七八糟、垃圾遍地的場景,感覺又漲了一些見識。
齊娜掃看了下擠在大衛身邊的幾個女人,讓她們用稍顯老舊的圍巾,擋住了大半張臉后,才笑著在前面引路,笑道。
“我剛才所說的先鋒藝術中,先鋒一詞的概念是相當含混不清的它最早,是指一群聚集在一起的紐約藝術家群體”
“他們感覺自己肩負著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勇于挑戰傳統美學價值觀”
“同時,他們也反對流行文化和,中產階級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
“所以,先鋒派藝術作品,通常帶著種種富含隱喻的神秘性,只有相當少量的、具備必要專業知識的藝術家,才有能力無安全讀懂、欣賞這些作品”
“你們看”
“那面墻上,似乎被人潑了一大片藍色的油漆”
“油漆中間,還被畫上了一輪太陽”
“這種街頭隨處可見的涂鴉畫作,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先鋒藝術家們,希望能讓自己的想法有更多人看到,才選擇了這種方式”
大衛等人看著街對面墻上的那副“作品”,都有些語塞了
“那個。。真的是一輪太陽嗎”
“應該。。是吧”
“我看它更像一顆煎蛋。。還是沒煎熟的太陽蛋”
“嗯有道理”
“哈哈哈”
眾人繼續跟在齊娜身后,沿著亨利街繼續向前。
“我們現在偶爾會聽到的紐約畫派,是從二戰以后才迅速崛起的先鋒藝術家群體。”
“在這三十多年的歷史發展當中,在紐約出現了很多個比較重要的先鋒藝術流派”
“其中,四十年代的抽象表現注意,60年代初期的流行藝術和最簡單派藝術”
“以及60年代末期的形式繪畫,70年代初期的照相寫實注意和圖案繪畫等等”
“近兩年,又從這些流派中,新興起了一批。。名為新表現主義的流派”
“而這些層出不窮的先鋒藝術派別,能夠快速發展起來,并獲得極大的關注度,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民眾對于審美需求的不斷增加”
齊娜駐足在一個亮著紅燈的十字路口,指著街對面的一間小畫廊,笑道。
“我有一位藝術評論家朋友,大衛波頓。”
“他為了能跟上如今藝術界的發展速度,每天都必須要參觀二十間三十間畫廊。。”
“據他所說,在1970年以前,這些現代先鋒藝術作品,都很少能進入主流藝術消費群體的視線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