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大衛科爾曼是一位樂于分享個人觀點的經濟領域分析評論愛好者”
“所以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的所有,都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評論、分析。”
“如果有錯誤和疏漏的地方,還請大家能與我聯系一下,幫助我更好的學習、成長”
“我的聯系方式,就在屏幕的下面”
“謝謝大家了”
“咳”
“開場白說完”
“讓我們回歸正題”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評論見解,是一種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以經常見到的東西。”
“黃金”
“關于黃金的故事,就要從國際通用貨幣,米元的雙掛鉤體系,講起了”
“1945年,44個國家的代表,在新布罕什維爾州的布雷頓小鎮,制定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這一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以固定匯率的方式,各國的主要流通貨幣和米元掛鉤,米元和黃金掛鉤。”
“在這里,我為了減小大家的理解難度”
“我們直接進行一個簡單的舉例說明”
“比如島國,如果想在米元與黃金脫鉤以前,發行與100米元等值的日元,就必須要等米國先發行100米元,之后才能發行本國的等額日元。。”
“米國要發行100米元進入國際貨幣流通市場,則必須要有約90克的實物黃金,作為發幣儲備。。”
“這么一簡化,我們就能很容易的看出了關鍵”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上。100米元可不是一張可以隨意印刷的紙片,而是實實在在的約90克左右黃金的兌換券”
“而在這個看似米元主導,其實是黃金至上的匯兌體系里面,黃金不僅壓制住了米元,還進一步的限制了米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增量流通的可能。”
“并且,布雷頓森林體系還有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二戰后,世界各國想要重建國家的工商業,恢復經濟建設,保持經濟增長,就需要更多的貨幣來充當商品貿易的媒介。”
“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各國貨幣想要增加本國的國幣,就要先增加米元的儲備量”
“米元要增加呢就必須先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量。。”
“然而,問題就在這兒了”
“全世界黃金的產量和流通增量速度,是有極限的,根本無法滿足世界各國經濟飛速增長的需求”
“那。。為什么黃金的產量無法滿足需求呢”
“我總結了一下,發現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兩次世界大戰,使得高品位、易處理的黃金富礦和新礦,開采量和勘探量急速減少。”
“整個19世紀,100年的時間里,全世界各地一共出現了至少57次淘金熱潮。”
“從1933年到1945年12年間,除了太平洋的斐濟和南美洲的秘魯,出現了淘金熱之外,傳統的大型淘金熱,總共出現了0次”
“也就是說在戰爭期間,全世界的黃金開采量,達到了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的歷史最低點”
大衛說到這里,用手撫了撫眼前的墨鏡,拿起了桌子上的果汁,喝了一口,繼續微笑著說道。
“第二個現有流通黃金現貨不足的原因,是科學提煉技術的限制,和可勘探、可開采的黃金總儲量限制”
“從礦石里面提煉黃金的技術,從二戰后就是各國科學家們,努力探尋的科研課題之一。
“近些年,各種提煉黃金的新方法,獲得了大范圍的普及推廣,才讓世界提煉黃金的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我們地球上黃金礦藏的總量,如今也已經是各國都必須要開始直視的大難題”
“根據我能查到的統計資料顯示,未來的三十年內,全球可開采的黃金富礦,都將會逐漸迎來產量萎縮階段,直至礦脈枯竭”
“五十年內,全球所有已勘探到的黃金礦脈,也都將進入低產期”
“鐺鐺”
大衛抬起了左手,握成了拳頭,快速的在桌面上敲擊了兩下,笑道。
“所以,你們懂得對嗎”
“呵呵”
“咳”
“第三個原因,就是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各國對于黃金勘探和開采的政策重視性”
“當戰爭爆發時,黃金作為在工業生產中,用途并不廣泛的貴金屬,不僅無法給戰爭帶來轉折性的助力,反而還會占據大量的勞動力”
“比如在二戰中,各國為了能在戰爭中獲得戰場優勢,大量的開采、生產了銅、鐵、鉛、鋁等廉價金屬,并把它們制造成了各種戰爭武器”
“二戰后,整個世界因為戰爭直接損失了無數的財富,還有幾千萬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