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錯誤和疏漏的地方,還請大家能與我聯系。。”
“我的聯系方式,就在屏幕的下面”
“謝謝大家了”
“ok”
“讓我們回歸正題”
“今天的這一期節目,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以經常見到的兩種東西。”
“石油和米元”
“石油,或者說是汽油、柴油、煤油、塑膠等,與石油相關的產品”
“至于米元。。我就不過多的贅述了”
大衛照例拿起了果汁的杯子,喝了一口,扶了扶眼鏡,笑道。
“要說起米元和石油之間的故事,我們就不得不先說一下。。米元”
“上一期,我們講過了米元與黃金之間,掛鉤又脫鉤的故事,以及米元與各國貨幣之間的聯系”
“這一期,我們則主要來講一下,為什么石油會選擇與米元掛鉤呢”
“我想,這個問題大家應該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
“今天,我就先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結合上一期我們的節目,我總結了一下”
“米元的貨幣價值和世界各國經濟飛速增長,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只能做出二選一的抉擇”
“這就是國際金融領域大名鼎鼎的米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發表的黃金與米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中,提出的特里芬難題”
“特里芬難題,是指“由于米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米元掛鉤。”
“米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米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米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淀,對米國國際收支來說就會發生長期逆差。”
“而米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核心,前提是必須保持米元的幣值穩定。。”
“這又要求了,米國必須是一個國際貿易收支長期順差國。。”
“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是一個悖論”
“所以,米國才會在繼續保持米元與黃金掛鉤,和脫鉤之間,必須二選一”
“可無論選擇哪一邊,都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破產。。”
“左右為難之下,米聯儲和米國政府,只能做一些治標不治本的工作來飲鴆止渴”
“實質上呢是一直都拖著沒做出明確的選擇”
“不過,在羅伯特特里芬,提出的特里芬難題后的十多年時間里,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幫助米國政府作出了選擇”
“米國,選擇了保住國內的經濟增長也就意味著,米元的貶值”
“米國,放棄了米元與黃金的掛鉤,也就意味著丟掉了與各國貨幣之間的匯兌標的物”
“恰好,又在這個時候,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中東各國紛紛宣布石油減產,國際油價聞聲大漲”
“造成世界的經濟格局,進入了一片混亂的狀態”
大衛用手指撓了撓鼻子,對著鏡頭聳了聳肩,笑道。
“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
“歷史上的所有戰爭中,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
“在我看來,戰爭本該是解決問題和矛盾,最后的手段”
“它不應該,也不會成為解決問題或矛盾的唯一辦法”
“所以,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國家的我們,才要更加珍惜這份平靜的生活”
“呵呵”
“抱歉我跑題了”
“說回正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總統宣布米元停止兌換黃金這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塌”
“兩年后的1973年,在第10次米元危機期間,世界各國紛紛效仿提前跑路的英國,都逐漸放棄了與米元的固定匯率米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原有的雙掛鉤體系,至此,全面崩潰了”
“不過,這種貨幣之間雙掛鉤的體系,雖然崩潰了”
“但因米元曾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一直在國際貨幣市場呈現出主導的地位”
“所以,各國的貨幣之間,在沒有出現能夠代替米元地位的通用貨幣之前,還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此時,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降臨,讓米元的地位,來了個戲劇性的大反轉”
“其中的原因呢。。”
“很抱歉我是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真實的答案,告訴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