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春斗的工資提升水平僅為13,再次遠遠低于工會聯盟的預期水平。”
“島國勞動工會總評議會會長、春斗的倡導者太田薰,對鋼鐵工會的退讓以及春斗共斗委員會的策略提出了強烈批評,并出版了春斗的終焉一書。”
“之后的76年、77年和78年,春斗談判的工資提高比例均降到10以下,讓75年最后一次提高工資10以上,成了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絕唱。。”
大衛調整了一下坐姿,挺直胸膛看著三人,發現他們眼中都露出或多或少的疑惑,微笑解釋道。
“我之所以會喜歡關注這些消息,正是因為島國在近幾年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世界第三大原油進口國”
“島國普通民眾的真實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從這些信息資料上我們只能了解一個大概,很難讓自己深切體會到這里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
“這也是我在接到小彼得邀請,把會面地點選在這里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雖然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對于黃金價值的態度,與我們米國人的價值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但不管生活在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黃金都對他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尤其是近幾年的島國民眾,在工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之后,又迎來了日元與米元匯率的一波暴漲。。”
大衛從自己帶來的文件夾里,拿出幾張統計表遞給了三人“去年年初,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島國黃金市場又迎來了一波搶購熱潮。。”
“這次的搶購熱潮,雖然比不上上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時出現的驚人交易量,但也從側面證明了我的一些猜測。”
“這是。。”卡內斯看著手里的統計數據,皺眉問道。
“你說的黃金搶購熱潮。。怎么會出現拋售與搶購數量兩極分化的情況”
“呵呵”大衛看著同樣臉上露出疑惑的小彼得,笑道。
“我昨晚出去吃夜宵的時候,與那間店的老板女兒聊了很久。。”
“她說73年石油爆發時,她還在上學讀書”
“她爸爸的朋友們,都在74年島國正式實行浮動利率之后,為了保護自己的存款不再繼續貶值,紛紛開始搶購黃金制品。。”
“因為這些人覺得,投資黃金與股市投資相比,買賣黃金的門檻更低,行情變差時也能快速拋售脫手。。”
“于是”
“到了76年末77年6月,黃金價格基本穩定在190米元每盎司的時候,這些投資者開始把家中限制的黃金制品拋售出去,投資的資金一下子翻了三倍多。。”
“平均每年一倍的黃金投資收益率,讓這些人更加堅信用投資黃金來抵抗通脹的方法非常劃算。”
“所以在去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他們都在密切關注著金價走勢,準備把所有存款在日元貶值以前換成黃金,抵御通脹”
“而心里存有這種想法的人,在島國并不是極少數的個例”
“特別是生活在東京等大都市里的高收入人群,他們更容易察覺到時代飛速變化帶來的機遇,更不會讓自己擁有的財富縮水。。”
小彼得放下手里的資料,感覺已經明白了大衛到底想講什么,問道。
“你想從哪方面入手”
“回收”大衛攤開手微笑道。
“我們不僅要回收黃金制品,還要回收白銀制品。”
“白銀”
“對”
卡內斯感覺自己好像聽到大衛提起過關于白銀的事情,追問道。
“你想在芝加哥交易所。。做多黃金的同時,做多白銀”
“沒錯”
“可我們手上能調用的資金,很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