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的黃金年代時期和本世紀鍍金年代時期,都出現了大規模移民潮。”
“鍍金時代移民的后代們,大多都經歷了最讓人感到無助的大蕭條時期→二戰前的經濟復蘇期→米國正式宣布參戰的戰爭時期。。”
“經濟危機和戰爭,給經歷過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留下了無法忘記的回憶,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他們對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
“二戰結束后,這些從戰場上歸來的老兵們,拿著豐厚的戰場收獲回到家鄉,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組建家庭、娶妻生子、盡情享受和平安定的生活!”
“而米國作為二戰中獲得戰爭紅利最多的國家,為了減輕軍工企業轉型期的陣痛,不得不把投入大部分資金進行國內的各項基礎建設,并控制著米聯儲執行比較穩定的利率政策,想以此來保證各行各業的平穩發展。”
“所以從4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60年代末期,全米國的商業銀行執行的房貸利率和車貸利率,都是在極為緩慢的速度上漲。。”
“那些有貸款需求的企業,也不會為了利率大幅度變化而感到擔憂。。”
“他們只需要為越來越強勢的工會組織頭疼,為每年都會要求加薪的工人們感到無奈和憤怒。。”
“比如,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
“汽車工人的工資,是近三十年增長幅度最高的!”
“在差不多十年前,一名在底特律福特汽車公司工作的工人收入,就足以養家了。”
“可是在摩根史丹利上班的交易員,卻不得不在下班后出去找一份兼職,才能賺到足以養家的收入。。”
“當然了,這里面肯定有紐約生活成本比底特律高很多的因素存在。”
“但這也恰恰證明了,它很不正常,且極為反常!”
大衛放下手里的酒杯,看向馬格·路德維斯和派恩,神色平靜的豎起三根手指,說道。
“歷史,總是充滿了無數的偶然與必然。”
“用復雜一些的回答來講,這種現象的起因就是三大資本過剩所導致的必然。。”
“如果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三大資本是指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市場。”
“如果從企業或個人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資源方面來說,三大資本是指貨幣資本、實物資本和人力資本。”
“實物資本,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等,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
“對于制造業來說,實物資本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服務業來說,實物資本同樣也是重要的支持。”
“但我現在要指出的三大資本嚴重過剩,并不是上面我提到的這些~”
“而是指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
“產業資本運動的循環過程,一般會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資本的購買階段,是指在市場上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使貨幣形式的資本轉化為商品的全過程。”
“第二階段是資本的生產階段,即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生產出包含著剩余價值的新商品。”
“第三階段是資本的出賣階段,是指生產企業售賣者又回到了市場上,出售生產出來的新商品,把它轉化為貨幣的過程。”
“所以,產業資本一直都處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中,相繼的從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如此循環往復,規模也在不斷增大。。”
大衛放下向幾人豎起的手指,深吸了一口氣,接著道。
“產業資本是在封建社會末期小生產者的分化和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產生的。”
“經歷簡單協作、工廠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之后,隨著獲得資本投資企業的生產技術和勞動過程的社會化日益提高,終會使產業資本支配了整個社會生產。”
“然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的職能由于社會分工而得到獨立的發展~”
“它們逐漸從產業資本的運動中分離出來,由不從事生產活動的特殊營業部門來承擔,從而產生了同產業資本并列的獨立的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
“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仍然從屬于產業資本,并會參與瓜分產業工人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
“商業資本,從它在運動中的存在形態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買賣商品,一部分用作流通費用。”
“用于購買商品的這部分資本,是以預付貨幣資本開始,通過市場交易轉化為了商品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