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本書《價值與投資》的作者,約翰·理查德·希克斯,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著名經濟學教授,也是凱恩斯的堅定支持者。。”
“那么你呢?”
“你更傾向于支持誰的理論?”
“你對于他們的經濟學理論,都是怎么看的?”
“我。。我還只是一個學生,不敢隨便評價。。”
“什么叫不敢?難道你評價的還少了嗎?”
“呵呵”大衛用手搓著下巴,沒有繼續接話。
老切羅夫在笑過之后,目光飽含深意的望著他,問道:“你今天提到,并著重講了黑天鵝事件,不會只是因為你預測到的石油危機再次爆發吧?”
“我們剛才吃午餐的時候,萊斯利和麗芙琳也問過你這個問題,可你的回答只是含糊的一帶而過,似乎是有所保留啊!”
“大衛,現在這里只有我們兩個人,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我。。”大衛表情有些無奈的與老切羅夫對視片刻,站起身走到書桌旁,找到紙和筆后,飛快寫下了幾行字,把它交到老切羅夫手中,緩緩說道。
“在我離開家鄉前往紐約的73年,有一位非常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學者在紐約離世了,他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1881年,米塞斯教授出生在奧地利,是一名建筑師的兒子。”
“他從小就學習成績優異,高中畢業后直接考入了維也納大學,并在該大學獲得了法律和經濟學博士學位。。”
“40年代,二戰的戰火席卷了整個歐洲,米塞斯教授被迫離開家鄉來到紐約,進入紐約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直到1969年退休前,已經87高齡的他,仍在紐約大學堅持著在教導一個經濟理論研究班。。”
大衛看到老切羅夫的低頭默默盯著紙上的幾行字,沒有任何反應,又放緩了一些語速說道。
“米塞斯教授一生鉆研的經濟學理論成就,在許多方面都是建立在卡爾·門格爾開創的龐巴維克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觀點和方法論之上的。。”
“奧地利學派,經過多年的發展至今,一直致力于個人行為的邏輯分析解讀,著重研究逐步的過程分析,而不是注重未必實際存在的靜態一般均衡。。”
“對于奧地利學派來說~研究目標,是從個人效用和行為到價格的非線性因果遺傳流動,而不是為人熟知的新古典注意數學函數的相互決定。。”
“如果上面這些用我自己的簡單理解來講,就是世界上不會出現沒有任何因果聯系的黑天鵝事件”
“一切皆有因,有因必有果。”
“如果出現倒果為因,有果才有因,其實也不算稀奇。。”
“比如米塞斯教授就曾在他的著作《人的行為》一書中提到,一切經濟現象都可以通過人類的主觀決策和行為,來解釋清楚”
“經濟學的本質,本就是人類行為學研究范圍的拓展和延伸。。”
“在經濟學里常常會提到的市場,也不單單是交易的場所或靜態的事物,它每時每刻都在被無數形形色色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影響著。。”
“市場,是一個過程!”
“市場是一個以目的為導向的過程,其中的因果關系均指向市場參與者的目標!”
“環境和感知,總會發生變化”
“它們有時是自然的,有時則是經過人為干預最終漸漸扭曲的。。”
“哦,對了!”
“我在學習米塞斯教授理論的時候,還曾聽說了一則趣聞”
“1929年初,米塞斯教授從維也納信貸銀行,獲得了一份報酬豐厚的工作邀請。”
“可他在接到邀請后,很快便拒絕了這份工作,并直接給出了頗具預見性的理由”
“一場席卷全世界的經濟大崩潰,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