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舉辦祭天大典,各部都曾一起出謀劃策。
這種遍及全國的頭等大事,雖然是在皇城里辦,但逸勞國十八郡都應該感受到。
所以,吏部這邊就提了個議。
派傳令官,在祭天大典之后,前往逸勞十八郡,宣讀大洪祭天詔書。
這個差事,說好也好。
畢竟是外出公干的美差,每個郡派一名主傳令官,兩名傳令協從,配禁軍護送,外出公干,妥妥的公費旅游。
說不好也不好。
因為傳令官作為的通傳的工作,就沒事了。
留在各郡,無人管,回了皇城,頂多就是受個名譽封賞,也沒什么實際意義。
皇城內,在冊的官員,沒有人愿意接這種差事。
大家都扎根皇城那么多年了,誰會舍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那功夫,還不如等著上頭出了空缺,走動走動,把自己的品級提一提呢。
所以,傳令官,必定要招新人去做。
而大洪十年來,進京考取功名的人不計其數,滯留皇城的更是數百之多。
大家都等著空缺,好走馬上任呢。
現在一下子出了幾十個官位,不管好壞,先吃上這份皇糧再說。
林選就不明白了,這種吃上一段時間,就會斷了的皇糧,有必要搶破頭嗎
“殿下有所不知。
自陛下登基以來,廣納賢才,年年都會舉辦科考。
無數文人示子蜂擁而至,只要是能進了殿試的,無論最終成績如何,全都入官籍。
可那么多人,職位是有數的。
很多人為了等個空缺,天天侯在吏部大門前。
最長的都等了八年之久。
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天賜的良機。”
林選明白了。
其實就是寒窗苦讀十余年,好不容易上岸了,才忽然發現岸上人擠人人挨人,只能留在船上等。
不等,就自己跳回水里去。
等,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逸勞國的隸制有問題啊。
沒那么多空缺,為什么還要年年舉辦科舉
這不是忽悠人玩呢。
皇帝就沒考慮過這事”
林選覺得不對勁,大洪皇帝那么精明的一個人,面對這么明顯的浪費人才現象,早該做出改變了。
可整整十年,沒有絲毫變化,他還怎么有臉說自己重賢用才
等了半天,沒見趙恒言回答他。
林選下意識轉頭看過去,就發現那位剛正不阿的趙大人,揚起頭看車簾,巧妙避開了他的目光。
干什么
為什么會心虛
“選殿下,吏部掌管隸制,有沒有空缺,自然是吏部各位大人說了算。這空缺該給誰,也是吏部各位大人說了算。那些即便是考中的狀元郎,有沒有能力勝任空缺,當然還是吏部各位大人說了算了。可惜,許多士子家境貧寒,很難讓吏部的大人發現他們能勝任哪里的空缺。”
薛丁也在,忍不住解釋了幾句。
林選愣了幾秒,突然醒悟。
好家伙,人不可貌相啊
別人貪都是搜刮民脂民膏,趙恒言你是瞄準了官脂官膏
逸勞國的官風,從你這根上開始就吹歪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