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望城主。
其實,日月酒樓樓長被殺,南城亭長劉沖投奔北城,這一切都是火劫國和逸勞國密謀的結果。
其目的就是統一寒城。
您也知道,當年逸勞國將寒城隔離,全都是因為那林參造反。
現如今,林參受苦十年終于死了,逸勞國的國君心思松動,才會派了他的兒子以勇善王的名義來寒城。
逸勞國打算收復寒城了。
可苦于,寒城現在根本不歸逸勞國的管轄,那城主梁山不知道什么背景,隱居在城主府里,根本不把逸勞國放在眼中。
而且寒城易守難攻,逸勞國大軍想要強勢收復,得不償失。
所以才想了這么一招派人過來,內部攻破的法子。”
高見長所說的話,虛虛實實,已經完全超出了劉望的認知范疇。
他只是本能覺得,這事的可信度極高。
因為林參死了是事實,寒城的利益作用對逸勞國很大也是事實,現在的寒城城主梁山不鳥逸勞國更是事實,寒城現在所有人都不希望被任何國家納入其中影響自身的利益,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可逸勞國為什么要和火劫國密謀”
“劉望城主您有所不知。
還是那句話,寒城易守難攻,逸勞國不想大動干戈。
而且他如果動兵,火劫國那邊也不會愿意,也會動兵寒城。
這本來就是收回寒城利益的事情,倘若演變成兩國交戰,那損失可就大了。
也不知道逸勞國內,那個大臣給大洪皇帝的提議,要與火劫國合作,共同分割寒城,將損失降到最低,利益實現最大化。
于是派出來一個皇子。
而火劫國那邊,劉望城主您是知道的,那北城的岳靈珊傳說是火劫國國君的女人。
都是皇室背景,雙方溝通起來自然沒有問題。
這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合兩國之力,謀奪一座小小的寒城,應該沒什么難度的。”
高見長那些什么損失降到最低,利益最大化之類的新鮮詞匯,把劉望說得一愣一愣的。
想了好半天,劉望才道“那寒城豈不是要徹底變了。”
“不,如果劉望城主您能從中出手,這寒城未必就能變樣,甚至有可能您成為可以與逸勞、火劫兩國平等對話的寒城第一人,那城主梁山都要給您讓路。”
“這話怎么說”
劉望不是傻子,他才不覺得自己有本事能擋住兩個國家的前后包夾。
“劉望城主,賀老副城主死,是這寒城變化的一個契機。
那岳靈珊與勇善王密謀,先在南城占據有利位置,然后在這大風雪的掩蓋下,北城出兵繞道東城到達南城,隨后沿著南城與西城交界的這條線,在南城布局。
只等雪停,北城的兵將就會雷霆出擊。
按照南城那些人現在的狀態,根本擋不住北城片刻。
一旦拿下整條沿線,進可繼續蠶食南城,退可讓西城無法輕易插足。
劉望城主您落了后手,幾乎是毫無勝算。
等到南城大半的區域在他們掌控之下,逸勞國那邊的寒勞郡郡守兵就會來了。
他們進了寒城,試問,劉望城主您還能有活命的機會嗎”
聊到這份上,劉望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了。
這特么合著逸勞國和火劫國,兩國密謀,最后專門針對的就是他劉望啊。
老子招你們惹你們了
“我既然沒有退路和活路,你之前又怎么說,我可以成為寒城第一人說不清楚,我讓你現在就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