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離,就不得不提巨鹿之戰。
王離在巨鹿之戰,被項羽一戰而敗,很多人將王離視為無能之將。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巨鹿之戰初期,王離率長城軍團,圍攻巨鹿城,但一直沒能攻下,作為他搭檔的章邯,此時駐扎在巨鹿南棘原。
史書中有記載章邯“筑甬道屬河,餉王離”。
也就是輸送軍糧給王離,并與數萬兵力的陳余對峙。
當時的情況,史書上還記載“陳馀自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
但后來,陳余在趙王命令下,派五千人攻打章邯,最終失敗。
關于巨鹿地區,呂氏春秋將之列為“九藪”之一。
也就是周圍生長很多草的九大湖泊。
一般古代戰場,像大山,湖泊,沼澤等環繞之地,地勢都比較險要,攻城難度也很大。
因此,王離一時攻不下巨鹿城,也很正常。
并不是說,王離無能。
而問題在于。
當時章邯有二十萬兵力,完全可以分一部分與陳余對峙,再分一部分協助王離,參與攻城。
但實際上,章邯并沒有參與攻城,也不攻打陳余,而是靜坐觀戰。
這難免讓人匪夷所思。
當然,也有可能是巨鹿城地勢險要,太多兵力展不開,于是讓王離作為攻城戰主力,而章邯則負責后勤,同時攔截各路援兵,保護王離后方。
可話又說回來,章邯不參與攻城也就罷了,連陳余他都不攻打。
要知道,項羽抵達戰場,足足耗費了六十多天。
也就是說,章邯完全有時間在項羽來巨鹿之前,擊敗陳余,幫王離減壓。
但直到項羽抵達戰場,開始反擊,章邯都無動于衷,任由項羽與諸侯圍攻王離。
項羽抵達戰場后,首先發起試探性進攻,命令當陽君,蒲將軍率兩萬人渡過漳河,準備直搗王離后軍。
正常情況下,章邯這時候肯定要將楚軍擋在外面,好讓王離專心攻城。
但難以置信的是,章邯并沒有派兵攔截楚軍,而是任由楚軍渡河。
這這這
這尼瑪真友軍
二十萬秦軍在兩萬楚軍面前,竟然毫無作為。
更離譜的是,這兩萬楚國先頭部隊率先攻擊的是為王離輸送后勤的“甬道”。
史記集解有記載“恐敵抄輜重,故作墻垣如街巷”。
因此,攻“甬道”與攻城差不多。
但這種試探性進攻,章邯并沒有作出反應,讓“甬道”就那樣莫名其妙的斷絕了。
最終使王離軍與他麾下軍隊,徹底分成了兩塊。
史書記載“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章邯引兵解”。
意思就是,王離糧道被斷,章邯不想辦法補救,直接退兵了。
于是,項羽抓住戰機,破釜沉舟,率領其余三萬楚軍渡河。
史書記載的巨鹿之戰,唯獨張耳陳余列傳篇章記載了章邯參戰。
即項羽軍先擊退章邯,然后與諸侯軍圍攻王離,其余篇章都沒有說章邯參戰。
其實,就算章邯在巨鹿外圍被項羽擊敗,但損失應該也沒那么大。
從后來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就可以看出,章邯軍幾乎沒什么損失。
因此,章邯完全有能力重返戰場,從后面圍攻項羽等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