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從挖地道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冤冤相報就是爽求月票
“什么你竟背著我跟六國余孽來往”
孔鮒驚怒交加的看著子襄。
子襄依舊表現得很平靜“兄長覺得,始皇帝真會重用我儒家嗎若是如此,為何將我儒家之人當豬狗處置”
“這”
孔鮒遲疑了一瞬,面露擔憂的道“這陳余也不容小覷,據說他與另一貴公子張耳,乃刎頸之交,還與舊韓公子張良,舊楚公子項梁等有交集,若我孔門與他們牽扯在一起,不知是兇還是吉”
“兄長以為盧侯二人是怎么逃出咸陽城的還不是陳余秘密協助的他們能在始皇帝眼皮子底下行事,足以說明他們的本事”子襄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幫人有本事歸有本事,可扛得住虎狼之秦”
“抗不抗得住,那是他們的事,我們只需見機行事一旦情況不妙,大不了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孔鮒依舊有些擔憂的道“就算如此,我們又何必淌這趟渾水”
“現在這種情況,也是順應時勢,儒家大難,我們不得不借助六國老世族的力量,保存孔門”
子襄說著,頓了頓,又鄭重其事地道“雖然有點冒險,但值得一賭”
“生死存亡之事,豈能兒戲賭博”孔鮒皺眉道。
子襄嘆息道“兄長謹小慎微是好事,但也要看清楚,始皇帝本打算重用儒家,結果出爾反爾,說明秦政內部對儒家依舊排斥,我孔門追隨秦政,落得如今這個下場,便是大勢”
“而融進六國反秦勢力,進則海納百川,退則藏木于林,六國貴族要想成事,最終還是離不開我儒家名士”
“這”
孔鮒語塞。
卻聽子襄接著道“兄長再想想,六國貴族要想復辟,是不是要遵循諸侯制,是不是要行王道天下”
“如果沒有王道天下,他們何以名正言順的復辟這根本站不住腳”
“而我儒家之所以被六國貴族看重,是因為我儒家乃王道根基”
“是故,他們必須依賴我儒家,而孔門與他們結盟,何愁他們不敬吾等”
“或許你說的對”
孔鮒嘆了口氣,神色暗然的道“孔門九代傳承,皆以治學為業,何故深陷復辟泥潭”
“兄長此言差矣”
子襄憤慨打斷孔鮒道“九代傳承以治學為業,這本是我孔門的恥辱,兄長難道忘了先祖之志,我孔門真的甘心嗎”
“孔門儒家,哪一代不是勵志做官復辟舊制,行王道于天下,本來就是儒家本心,何言深陷泥潭若儒家離開國政,以治學為業,儒家還有生命否始皇帝只想利用儒家,不想重用儒家,我儒家又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何不與六國貴族聯手反秦,自立天下”
“你”
孔鮒聽到子襄這番話,不由瞪大了眼睛,詫異道“你為何突然開竅了”
“兄長別猶豫了”
“不是猶豫,我是越來越覺得儒家沒用了。”
“兄長何出此言”
子襄笑道“不說秦政,就說六國貴族,我儒家對他們都有大用”
“嗯”
“兄長仔細想想,秦滅六國后,他們是不是被四海追捕,無以為家,只能在暗中活動,而我儒家,名正言順的立于天下,連始皇帝都封兄長為文通君,他們不需要我儒家,何以為復辟大業正名兄長還敢說我儒家無用”
“吾弟所言有理”
孔鮒似乎想通了一般,點頭贊道“難怪阿父生前經常夸襄弟有王左之才”
“哈哈哈”
子襄大笑一陣,而后與孔鮒密謀一番,決定暗中脫離秦政。
與此同時,扶蘇正進入廷尉府。
當他見到李斯的時候,李斯正與馮去疾,馮劫,姚賈,胡母敬等人商議要事。
剎那間,扶蘇便有了新的想法。
“臣等見過長公子”
李斯帶著四人,率先朝扶蘇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