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從挖地道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繃不住了這才哪到哪啊求全訂啊
從戰國時期開始,孔子長時間從事教育活動,弟子眾多,有所謂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美譽。
而孔子的思想,也是涉獵廣泛。
俗話說,人多容易壞事。
孔子這么多徒弟,自然會對孔子言論和思想理解不同,從而產生歧見。所以,孔子逝世后,孔門弟子就開始逐步分化。
到了戰國后期,儒學在成為“顯學”的時候,內部也同時形成了八個不同的派別。
分別是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凋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
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孟氏之儒和孫氏之儒。
孟氏之儒對應的孟子一派,而孫氏之儒則對應的是荀子一派。
至于孔門儒家,嚴格來說,應該屬于子思之儒。
這次大秦朝廷針對儒家的異象,就是子思之儒惹出的禍。
但牽連的儒家,卻不止子思之儒,還有另外七派的儒家。
近日,大秦各郡縣異象頻發,百姓爭相熱議儒家,甚至將儒家之人當作妖邪,大罵特罵。
剛開始的時候,儒家自持禮不下庶人,不與百姓爭辯,但沒過幾天,他們便坐不住了。
因為有百姓聚眾官府,要求大秦朝廷除去儒禍,還天下太平。
這簡直是將儒家打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要知道,儒家一直以對民寬仁,為民伸張正義為己任,開展儒學教育活動的,現在這異象,逐漸讓他們失去了民心,這還了得
所以今日,儒家八派匯聚在一起,勢必要商議出解決異象危機的辦法。
“諸位,儒桉發生,我儒家學士已經失去了參與秦國大政的機會,這本沒有什么,畢竟我們與秦廷不是一路,但異象事件,我們卻不得不團結起來,否則,夫子多年的心血,將會付之東流”
作為八派之首的子張之儒,率先派出代表,朝眾人言辭懇切的說道。
但是,其余七派之人卻出奇的冷漠,沒有附和,沒有叫好,整個廳堂寂靜一片。
公羊敢神色一愕,頓時有些手足無措。
突然,一名白發老者高聲發問“子呈,孔鮒、子襄何在”
“哼”
那名叫子呈的人聞言,當即冷哼道“別跟我提他們,這兩個孔門敗類,居然勾結六國余孽,禍害我儒家,吾早已稟明先祖,將他們逐出族譜,不再是我孔門之后”
“這么說來,你也不知他們在何處”
“我若是知道,早就帶人扒他們的皮了”
“諸位覺得如何”
“公羊敢,你什么意思”
白發老者微微一笑,然后環顧眾人道“校勘文學,治國理政,儒家當仁不讓,但論天象,卻不及陰陽家,如今異象頻發,秦廷置之不理;
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些所謂的異象,乃秦廷有意而為之。”
說著,從身側拿起一份大秦日報,感慨似的道;“這名為報紙之物,比起異象對我儒家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據說此物乃公子昊所創,莫非異象也與他有關”
一名樂正氏之儒皺眉道。
“不管跟他有沒有關系,當務之急,還是要阻止謠言”子呈沉聲道。
“怎么阻止”
孟氏之儒冷笑道“你可知這報紙的傳播速度有多快民眾是相信大秦朝廷發布的報紙,還是相信我們”
“那總不能坐以待斃吧”漆凋氏之儒奮然道。
“坐以待斃倒不至于”
顏氏之儒搖頭道;“吾已懸賞百金,破除異象謠言,想來應該有效果”
白發老者聞言,表情澹然的道“之前有異象發生,預言始皇將死,造謠秦國將亡,老夫猜測,乃陰陽家所為,但大秦朝廷沒有針對他們,反而針對我們;
這是擺明了對我們不滿,以老夫之見,最好還是派人去一趟咸陽,解除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