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也是這樣面對始皇老爹的。
“李廷尉且慢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或許可以說給你聽”
“嗯”
李斯聽到趙昊的話,腳步一頓,而后放下酒勺,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看向趙昊。
與此同時,李瞻露出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長舒了一口氣。
卻聽趙昊接著道“我觀史書,發現在某個短暫的時期內,百姓是可以吃飽穿暖的”
“哦什么時候”
李斯神情一詫,若有所思的道“老夫不才,也讀過不少史書,卻從未曾見到過此種盛景。”
他這話倒沒有吹牛逼,能被呂不韋任命為呂氏春秋的總編輯,博覽群書是基本。
每每有呂不韋的門客請教他,都被他豐富的學識所折服。
就連始皇帝都經常請教他學問。
“不是李廷尉沒見過,而是沒在意,就像晏子春秋里的以工代賑,李廷尉不是也沒第一時間想到嗎”
趙昊笑著調侃了李斯一句,然后整理自己的思路,繼續道“不管是夏商周三代,還是群雄爭霸的春秋戰國,都有黔首吃飽穿暖的時候,比如每個朝代,每個國家最開始的幾十年。”
“嗯”
李斯仔細回想,發現還真是如此,每個朝代,每個國家開國之初的百姓,往往都還好過,就拿大秦來說,雖然統一六國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但黔首的日子卻沒有以前過得艱難。
戰爭變少了,傜役也變少了。
國土面積變大了,黔首有足夠的土地,就能種很多的糧食,有糧食,自然能吃飽,用糧食換錢,也能買較好的衣服穿。
歷史上的齊,趙,魏,楚,燕,韓等國,都有這樣的時候。
否則也不會出現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樣的局面。
“公子說得有道理。”
李斯點頭表示認可,然后又喟然一嘆“可惜,最后都衰敗亡國了,每個朝代,每個國家,到了后期都有權貴當道,昏君執政,國家豈有不衰敗亡國的道理
陛下也是厭惡權貴,憎恨貪官污吏,才制定嚴酷的律法,約束他們,甚至不行分封,采用郡縣制,都是因為歷史的教訓擺在眼前”
聽到這話,趙昊不禁啞然失笑,搖頭道
“我父皇的做法雖然沒錯,但一個國家的滅亡,與權貴當道,昏君執政沒多大的關系”
“這怎么可能”
李斯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趙昊,甚至覺得趙昊的話有點反常識。
歷史上哪個國家滅亡不與昏君、奸臣有關
夏商周三代且不說,就說剛剛被滅掉的六國。
他們的君主和臣子若是賢明,豈能被大秦十年就滅國了
要知道,七國紛爭持續了數百年。
數百年時間都沒滅國,偏偏到了始皇帝一朝,十年就滅了
這難道全是始皇帝一人的功勞
不可能吧
想想趙國的郭開,趙幽繆王
想想齊國的齊王健,燕國的燕王喜,太子丹這些,哪個不是秦滅六國的友軍
眼見李斯好像不服氣,趙昊也不再遮掩,直接了當的道
“我認為,真正致使一個國家滅亡的是土地”
“土地”
李斯神色一變。
這又是他沒想到的一個關鍵。
求月票呀月末了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