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嬴政領著群臣在瑯琊臺岸口,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并宣讀了祭文。
周圍的百姓,紛紛祝愿大秦國泰君安。
這是他們第一次真心實意的希望大秦能國運綿長。
因為從始皇二年初,各種惠民政策便陸續宣揚至齊魯大地。
齊魯大地的百姓,從未感受過這樣的優待。
比起原來統治他們的齊王健,似乎這素來有暴君之名的秦王政,更像位明君。
特別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報紙,更是打開了他們對大秦的新認知。
即使他們目不識丁,也會有報童在鄉里街亭,高聲念誦報紙上面的內容。
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天下大事。
那些想要鼓動他們造反的六國余孽,被他們嗤之以鼻,那些欺負他們目不識丁的大族,被他們不屑一顧。
甚至連他們的孩子都通過報紙學習知識,了解自己的新國家。
此時,不少圍觀嬴政出海的六國人,正在議論紛紛。
“陛下的風采,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啊”
“這就是覆滅六國的秦王政嗎可比以前那位齊王健好多了”
“什么齊王健,小心點說話,現在咱們只有一個王,秦王政”
“哎,六國被滅已是現實,吾等六國后人能享受如此優待,心滿意足也”
“是啊,當年齊滅宋的時候,齊人對咱們宋人的態度,可沒秦國對咱們好”
“誰說不是啊,咱們都被齊人騙了,什么顧念齊國之好,當初他齊人也沒對咱們多好”
“喂,你們說這話我可不愛聽,齊人怎么了這些年,咱們不也相處得很好嗎”
“好什么齊律是不嚴,但也只是對那些讀書人,貴族,對我們這些黔首,可沒那么好”
“齊國不好,那秦國就好了秦律可是出了名的嚴”
“你怕是很少聽報紙吧秦律都已經改了,陛下不僅廢除了連坐,還輕徭薄賦,連村里的孩童都知道,秦國已顯天下安居之象,相信用不了多久,吾等便可暢游天下”
“是啊,吾等一起享受這天下太平,做秦人,豈不美哉”
聽著六國人的對話,隱藏在人群中,準備行刺的六國余孽,不由滿臉詫異。
怎么會這樣這跟想象中的不一樣啊
他們的國家不是被滅了嗎他們的父輩不都戰死于暴秦嬴政之手嗎他們身負國仇家恨,怎么會說出此等軟骨之話
張口報紙,閉口秦國,還要爭當做秦人
是我們聽錯了嗎
此刻,那些準備刺殺嬴政的六國余孽,終于明白自己為何鼓動不了六國百姓跟自己造反了,因為秦國新政,已經讓這些六國人開始放棄復國了。
沒有六國百姓的支持,光靠他們自己,根本成不了大事。
“現在怎么辦不能做到一呼百應,咱們沖上去就是送死”
六國余孽中,一位齊國舊貴壓低聲音說道。
卻聽他身旁一人接口道“光靠咱們這點人,沖上去肯定是送死,但也不是沒辦法殺嬴政”
“哦你有辦法”
“據說近海有大蛟魚出沒,我們不妨扮作漁民,用血食引誘大蛟魚襲擊嬴政船隊,讓嬴政葬身海中”
“好主意”
“走我們快去準備”
說著,那名齊國舊貴便帶著七八個人,退出了圍觀人群。
與此同時,嬴政在綿長的雅樂中,登上一艘最豪華的樓船,遙望岸邊的百姓,感慨萬千。
“曾幾何時,他們都是朕的敵人,如今竟成了朕的子民,看著朕祭祀海神,為他們祈福,真是世事難料啊”
“陛下一心為民,民心自然歸秦,海神庇佑,天下太平”
趙高笑著恭維了一句。
嬴政看了眼他,背負著雙手,意味深長地道“俗話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可在朕這兒,人也是舊的好,衣也是舊的好;
世人有個通病,都喜新厭舊,殊不知,衣服穿舊了它貼身,人用舊了他貼心,你說是不是啊,趙高”
“”
趙高心頭一震,暗道這話不就是說自己好用嗎于是連忙朝嬴政諂媚奉承
“陛下英明,老奴對您的敬仰,猶如這大海之水”
“好了,有些話聽多了,也就膩了。”
嬴政擺手打斷了趙高,轉移話題道“胡亥怎么樣了”
“回陛下,少皇子昨晚聽得您的教誨,已經好多了,正在跟陽滋公主一起遛狗”
趙高小心翼翼地答道。
“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