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大宛眾臣,互相對視,連忙附和“大秦萬年”
雖然匈奴和大月氏的威脅依舊存在,但有了大秦這個靠山,以后大宛有難,大秦絕不會袖手旁觀。
所以,向大秦俯首稱臣,對大宛而言,是天大的好處。
金罕與大宛眾臣已經認清了眼前的局勢,秦人多也就罷了,還各個都是怪物,看看什么趙殺人,趙無敵,簡直強得離譜。
“好了,我們先進城吧”
眼見震懾金罕與大宛眾臣的目的已經達到,一直沉默不語的忠賢,冷不防的提醒了一句。
烏氏倮聞言,笑著擺了擺手。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又按照趙昊之前交代的策略,在大宛建立軍事基地,商業驛站,同時讓大宛儲君,也就是金罕的兒子前往大秦,接受大秦的冊封。
另外,為了表達大宛對大秦的誠意,金罕還將國內五千匹汗血寶馬,無數珍寶送往大秦。
為了避免金罕兒子不認路,以及途中遇到來自匈奴的危險,烏氏倮又分出使團里的幾個老秦人跟他一起回咸陽。
剩下的兩百多人,除了在大宛主持修建軍事基地和商業驛站的人,全部跟著烏氏倮踏上了開辟絲綢之路的方向。
而大宛,只不是大秦威震西域的一個罷了。
他們自然不會逗留太久。
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中亞地區,以及離大宛不遠的國家,也很快得知了大秦使團幫大宛平叛的消息。
大虎、二虎趙殺人、趙無敵的威名,同時傳遍了整個中亞地區。
這便是為大秦立威,讓接下來的絲綢之路,更加順利。
絲綢之路的作用,可不僅僅是讓你的人長途跋涉的來賣東西,還得保證你的人在賣東西的路途中,沒有人敢搶。
所以,烏氏倮答應替大宛平叛,也是有這方面想法的。
畢竟大秦再強,沒有人知道也沒用,就好像那個夜郎自大一樣。
而大秦的恐怖,并非周邊國家的道聽途說,更有大宛在背后的推波助瀾。
金罕知道,大秦的威名在中亞流傳越廣,對大宛以后的好處就越多。
其他國家也不敢再小看大宛,因為如今的大宛已經今非昔比,有大秦這樣的靠山。
畢竟狗仗人勢,狐假虎威還是挺爽的。
來自東方的巨龍,有著幾千萬人口,百萬代甲之兵,這是中亞國家無法想象的存在。
而烏氏倮率領的使團在離開大宛后,又經歷了幾個西域國家。
出于大秦的威懾力,諸國都識趣的大開國門,并與大宛一般,對大秦使團表示熱烈歡迎。
而這些國家,雖然沒有向大秦俯首稱臣,但也順利的和大秦達成了外交關系。
尤其是大秦的商品,讓他們一個個眼冒金光,十分憧憬遠在東方的那個國家。
雖然西域國家普遍偏小,但統治者也不是什么腦殘,最起碼他們知道,大秦那里有無限的商機。
而后對使團的優待,他們也各展所能。
不僅花高價買光了使團的商品,還送了不少禮物。
烏氏倮這個兩百多人使團,趕了將近五百匹馬,以及百余架馬車,都被裝得滿滿當當。
使團眾人也都喜笑顏開,他們能受如此待遇,也多虧背后有個強大的祖國。
在這些外交其他諸國的日子,也受到了來自國王,以及當地貴族的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