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
“呵,看來他應該得到了什么消息”
“那”
“讓人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先別打草驚蛇,免得他又跑了”
“好我這就去安排”
說完,陳平下意識看了櫻落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轉瞬即逝,而后匆匆離開了別院。
另一邊,咸陽鳳凰臺。
這里是咸陽王城最高的一處臺閣。
究其來源,本是秦穆公建在舊都雍城的一座臺閣之名。
穆公時期,秦國有一位著名的樂師,名蕭史,一管長簫,優雅縹緲,宛如仙樂,常召來美麗的白鵠與孔雀盤旋起舞。
穆公有一女兒,名弄玉,酷愛琴簫,也深深歆慕著蕭史。
穆公鐘愛這個小女兒,遂筑了一座臺閣。使弄玉、蕭史同居其上,終日琴簫唱和,引得孔雀白鵠盤旋不去,成為老秦地一道令人心醉的美景。
數十年后,蕭史、弄玉不知所終,老秦人都說,這對玉人一起乘著鳳凰隨風仙去了。
秦人以孔雀為鳳凰,又感念大爭之世,沉醉琴簫的難得情懷,遂將此臺呼為鳳凰臺。
國府因俗,亦將此臺定名為鳳臺。
宣太后主政時,感念鳳凰臺那段動人的故事,依照原式加高,在咸陽王城也建造了一座鳳凰臺。
這鳳凰臺建造在王城最幽靜的一片胡楊林的一座小山上,臺高十丈,高聳于殿閣樓宇之上。
登臨臺頂,大咸陽內外盡收眼底,遂成為天下有口皆碑的一處勝境。
百數千年后,鳳凰臺依舊是秦地風物勝跡之一。
非但在諸如水經注渭水注一類的治學著作中有美麗的傳說記載,且衍化出了像鳳凰臺上憶吹簫那樣的著名詞牌。
留給后人不知多少感慨萬端的憑吊。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趙高,這鳳凰臺的眼界如何啊”
嬴成蟜看著腳下的咸陽都城,笑意盈盈地問了一句。
趙高眉毛一皺,平靜地答道“高遠清心,令人意想不到”
“老奴老奴,你馬上就要成為帝師,大臣了。”
嬴成蟜一句笑語,趙高倒是局促了。
“君上,南下的使團,算算日子,應該已經到臨塵城了。”
“趙高啊,今日不說趙昊的事,說說李斯,如何”
見嬴成蟜遙望渭水臉色陰沉,趙高這才察覺出嬴成蟜是為李斯的猶豫不決郁悶了。
思忖片刻,趙高展顏一笑“君上,李斯那邊不足為慮,只要南邊傳來陛下駕崩的消息,在下有信心說服李斯”
他之所以跟嬴成蟜勾結在一起,是因為他沒有自己可用的勢力,不像李斯,在朝中有足夠的黨羽。
“哦”
嬴成蟜眼神略微閃爍,沒有接趙高這話。
雖然此次返回咸陽,是趙高主動找的他,但他對趙高的了解,并不是很通透。
而且,趙高欲扶胡亥登位這件事,他跟李斯的態度是一樣的,同樣不是很愿意。
可趙高給出的唯一條件,就是胡亥必須登位,否則一切免談。
這讓他跟李斯一時犯了難。
畢竟趙高數十年宮廷生涯,資望既深,功勞甚大,與聞機密又多。
若他跟李斯打算安定始皇帝身后大局,攀登頂峰,沒有此人幫助,任何事都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