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快起”
伸手攙扶楊端和的王翦,已經看到了楊端和身上那猩紅奪目的傷勢,以及嘴角留下來的血水了。
雖然剛剛他在營帳中沒有看到楊端和的戰況,但也不難分析出楊端和誓死保護嬴政的忠心。
面對敵人有備而來的偷襲,楊端和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
一聲聲怒吼,還有喊殺,同時也證明了剛才的廝殺有多激烈。
楊端和的勇武,王翦自然是知道的。
能讓楊端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足以說明對方的實力有多不俗。
“若非楊將軍赤膽忠心,誓死護衛陛下,恐怕我們來的時候,營地都被人破壞了。
至于趙成這事,純粹是我們知人知面不知心,陛下還是太仁慈了”
王翦有些無奈的說道。
“老將軍切勿這么說,楊端和此次南下,本為迎接陛下回咸陽,沒想到不管怎么說,趙成都是跟著末將一起來的,末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請老將軍責罰“
王翦搖了搖頭,再次將王楊端和扶了起來“將軍舍命保護陛下,賊人有備而來,又怎能責怪將軍呢”
雖然這件事從最開始就設計好了,要瞞著楊端和,但看楊端和這個樣子,王翦還是有些于心不忍,又輕聲安慰道“這件事不宜聲張,你若真想負荊請罪,不妨將陛下平安送回咸陽”
“這”
楊端和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知道嬴政身死的人,還在少數。
如果不能將嬴政平安送回咸陽,恐怕會引起全國震動,甚至會發生政變,到那時,他的罪過將會更大。
“武成侯,楊將軍,戰場已經清理完畢,此役一共掃滅刺客一百三十余人,其中四十人為中原人,其余人為越人,我軍傷亡八十余人,其中有三名郎官,五名百將陣亡。”
清理完戰場的士兵來到王翦二人面前,恭敬稟報道。
“知道了,立刻將陣亡的將士就地火化,帶著他們的骨灰,返回咸陽,交給他們的家人厚葬”
“另外”
說著,王翦再次將目光落在楊端和身上,鄭重其事道“楊將軍,請立刻對營地內的將士,官吏,所以人進行登記,確保無刺客混在我們營地之中,再次發難”
“遵命”
還在猶豫不決的楊端和,聽到王翦的命令也不再猶豫,當即拱手領命。
目送楊端和離開,王翦獨立在月光皎潔的夜色中,凝視前方目光炯炯的大臣將士,雙腿不禁一陣陣發抖。
雖然他知道此事是假的,但如果始皇帝真的暴斃,有人像他這樣安排嬴政的身后事,他簡直無法想象,結局有多么的可怕。
而且,他非常明白,擔負這個重任的人,不會是別人,只能是始皇帝一直信任的李斯。
也第一次明白地感受到權力這兩個字的山岳分量。
也就是在這一瞬間,王翦突然明白了李斯背叛始皇帝的原因。
因為,王翦深深的知道,在始皇帝三十余年的權力生涯中,李斯扮演的角色,是何等的重要,而接受過三十余年權力熏陶的李斯,是不可能放過這種權力的。
他跟始皇帝一樣,都有屬于自己的抱負,都想名垂青史,建立自己的一番功業。
而始皇帝死后,能支持他建立自己功業的人,幾乎沒有
所以,他一定會想辦法,獨攬大權,做下一個呂不韋。
他也不會相信,下一個始皇帝會出現。
李斯啊李斯,你真的要這樣做嗎你擔當得起嗎
作為共同建立大秦帝國的重要人物之一,李斯與王翦,有著太多說不清的故事,從內心上來講,王翦很不想李斯一步踏錯,抱憾終身。
但是,從策略上來講,如果李斯真的踏上了那一步,為了帝國的未來,他也必須要阻止李斯。
即使這個策略在他看來,有些卑劣,他依舊很好的配合了這個策略。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