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唐睢反應過來的時候,也已經晚了;
至于趙成此人,現在也不知所蹤”
“不知所蹤怎么會不知所蹤唐睢作為我父皇的貼身侍衛,他是干什么吃的”公子良怒氣沖沖地質問道。
王翦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趙昊一眼,搖頭道“陛下的傷勢很重,唐將軍第一反應自然是呼叫太醫,救治陛下,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趙成已不知所蹤”
“這”
公子良語塞,扭頭看向公子榮祿和公子將閭。
只見二人互相對視,又齊齊看向趙昊。
現在他們都將趙昊當作了自己的主心骨。
卻見趙昊眉頭緊蹙,隔了片刻才沉聲道“今日之事,事發突然,唯我們這些人在場,應該共同商議決策。”
“那依公子的意思,目下應該怎么做”王翦附和道。
趙昊想了想,道“先召集眾臣,告知他們詳情再商議決策”
“好我這就去召集眾臣”
楊端和拱手領命。
沒過多久,包含唐睢,夏無且在內的所有重要大臣,都出現在了營地里最大的帳篷內。
而帳篷的四周,早已站滿了鐵鷹衛,方圓兩百米之內,沒有任何人敢靠近。
“諸位臣工,國家危難之際,吾等當戮力同心”
趙昊環顧眾臣,奮聲說道。
眾臣互相對視一眼,其聲吶喊“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聲浪尚在激蕩回旋,趙昊的聲音再次響起“目下的情況,想必諸位已經有了猜測,我父皇遭遇了意外,不幸離世。按理來說,此事不應由我主持,但是,大秦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這位皇子;
如今,諸位在場親厲,同樣也有義務承擔重責”
話到這里,再次掃視眾臣“昊以為事發突然,未免國內產生動蕩,當秘不發喪,宜全力盡速回都,一切事務,皆等回咸陽之后再議;
本公子之策,諸位若有異議,但說無妨”
“老夫贊同公子之策”王翦與夏無且一齊呼應。
“在場任何人,都不得泄露陛下逝去的消息,違令者,依國法嚴懲”
唐睢高聲補充道。
“諸位皇兄以為如何”
趙昊將目光落在公子良,公子榮祿,公子將閭三人身上。
“我們”
三人遲疑了一下,拱手道“我們贊同秘不發喪,只是”
“只是如何盡管說來”
趙昊前所未有地冷峻嚴厲。
“回咸陽經歷的郡縣不少,若有人求見父皇,不知該如何應對”
公子將閭說道。
公子良附和道;“是啊,總不能不讓那些郡守和縣令求見父皇吧這樣肯定會被人看出端倪”
“此事另外想辦法,先決定是否秘不發喪。”趙昊沒有絲毫猶豫。
“末將以為,天下復辟勢力已經很少了,就算不秘不發喪,也引起不了多大的動蕩,就實而論,秘不發喪并盡快還都,雖然是上上之策,但也容易引人懷疑陛下的死因,特別是咸陽曾有傳言,公子對陛下有不軌之舉”
唐睢有些猶豫的說道“末將擔心此事會對公子不利”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諸位臣工為本公子作證,本公子何懼之有”
趙昊灑脫一笑,隨即鄭重其事地道“秘不發喪,并非擔心復辟勢力暗潮涌動,而是對好不容易穩定的局勢,防患于未然。”
“諸位細想,去年新政,大部分都是我父皇主持推廣的,且深受天下臣民愛戴,如今我父皇突然駕崩,天下臣民會作何感想肯定會想去年推行的那些國策,還能不能順利實施”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政的不穩定,才是本公子擔憂的重要因素”
話到這里,趙昊再次看向自己三位皇兄,無奈道
“實不相瞞諸位臣工,我父皇雖然寵愛我,且器重諸位皇兄,但我大秦的太子之位,至今懸而未決”
此話一出,公子良三兄弟面色一變,其余眾臣也心頭一凜。
他們終于明白趙昊擔心的是什么了。
于是,全場齊聲呼應“吾等贊同秘不發喪”
“好”
趙昊小袖一甩,再次開口“第二件事我們走直道速回咸陽,可有異議”
“此事,應該征詢楊將軍,他們是迎著陛下回咸陽的使團”陳平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急召楊端和”
趙昊當機立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