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福愣了一下,拍了拍手中的灰塵,指著前方道“前面是甘泉宮大殿,陛下要去看看嗎”
“甘泉宮大殿”
嬴政心頭一冷,隨即不動聲色地問“能聽到上面的聲音嗎”
“挖地道的時候,我們沒想過聽上面的聲音,但陛下若是想聽,小人可以想辦法”
“哦你還有這種能力”
“跟在公子身邊久了,什么都會一點。”來福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嬴政淡淡一笑“那小子教人的本事,確實有一套”
“陛下要過去嗎”
“嗯,去聽聽也好”
來福躬身對嬴政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來福越看越順眼。
來福不知道嬴政心里的想法,還以為自己給趙昊長臉了,于是更加殷勤地伺候起了嬴政。
而另一邊,甘泉宮大殿。
李斯以領政大臣的身份,再次舉行了三公九卿朝會。
這次朝會,三公九卿悉數到場。
就連被迫請辭的老丞相王綰,不問世事的老將軍王翦,以及新上任的少府章邯,國尉尉繚,治粟內史粟田,大田令鄭國,典客頓弱,奉常胡毋敬,衛尉楊端和,太仆馬興,郎中令蒙毅,宗正嬴騰,全部都來了。
從法度上來說,正式朝會還包括各地郡守縣令,以及朝中大臣。
但是,作為日常議事,三公九卿與皇帝決策的重要核心參與,就能決策帝國最高事宜。
再加上天下剛剛穩固,各地郡守縣令都有自己的事做,很難全部聚齊。
因此,眾臣心里都明白,今日朝會是皇帝缺席以來,最重要的朝會。
在場的所有人,都將決定帝國的未來命運。
“諸位大臣”
李斯站在皇帝龍椅之下,環顧眾臣,拱手行禮道“今日朝會,之所以在甘泉宮舉行,而非咸陽宮舉行,主要是非常之期;
而非常者何也
皇帝陛下與歸來途中,遭遇刺客襲擊,已離吾等去也”
此話一出,全場哭聲暴起,李斯也老淚縱橫,搖搖欲墜。
三公九卿之一的馮劫,搶先一步將李斯抱住,沉聲道“廷尉現在是領政大臣,如此脆弱,何以領導眾臣決事”
說完,又轉身呵斥眾臣“都給老夫閉嘴哭個鳥還要不要朝會了還要不要決事了都給老夫坐好聽廷尉說話”
這位御史大夫,本身沒有多少壞心眼,就是為人耿直了一些,更兼其脾氣火爆,一陣呵斥,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此時,李斯勉強站起身,朝馮劫拱了拱手,又聲音嘶啞地道
“陛下駕崩突然,吾等眾臣當同心協力,依據法度,安定大秦。
唯其如此,才不負陛下知遇之恩”
說完,轉身看向左側的廷尉姚賈“姚廷尉,皇帝正身之事,可否勘驗完畢,有無異常”
“諸位”
姚賈從案頭捧起一封奏折,聲音凄然道“老夫已經與廷尉府數名官吏,共同勘驗完陛下尸身,確認陛下是被刺客刺傷腹部,失血過多而死,這是廷尉府勘驗的官書”
說完,姚賈已經泣不成聲,將手中的奏折交給李斯“李廷尉,還是你”
李斯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一字一句的念完了官書上面的內容,隨后環顧眾臣道“諸位大臣,可有異議”
眾臣互相對視一眼,紛紛哽咽搖頭“吾等,無異議”
“且慢”
就在李斯準備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時候,蒙毅從座位上突然站了起來,冷聲道
“敢問廷尉府勘驗陛下尸身,是由何人授權的隨行可有太醫在場陛下遇刺身亡,此等驚天大事,為何現在才通知眾臣”
“姚賈作答”
李斯對姚賈揮了揮手。
“在下遵命”
姚賈對李斯拱手一禮,隨即面對群臣道“郎中令所言,亦是對陛下之死存疑。經廷尉府查證
陛下從南海歸來途中,遭受大雨傾盆,楊端和與陛下商議后,在一巨型樹冠下躲雨扎營,不曾想,刺客竟躲在樹冠之中,待到夜深人靜之時,突然發動襲擊;
雖然守營的將士拼死抵抗,但依舊令人措不及防,被刺客找準時機,潛入了陛下營帳,故此,陛下身受重傷;
楊端和果斷喚太醫夏無且救治陛下,奈何夏無且趕到之時,陛下已薨
以法度論,此乃楊端和一人所述,不足以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