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經經下中有記載;荊之大,其沉淺,說在具。
翻譯過來就是,物體很大,在水中沉下去的部分很淺,道理在于物體的重量與他所承受的浮力相等。
公輸家雖然精研青銅器,但也并非沒人研究過浮力,只是長期從事青銅器研究,本能的覺得,金屬不具備浮力。
“如此說來,這鐵確實可以浮在水面”
公輸承思索了半晌,才若有所思地呢喃了一句。
如果將鐵鍋比做一艘船,不也可以浮在水面上嗎,不也可以載物嗎
若是他能造出鐵船,再借助蒸汽機的驅動力,那將是真正的無敵戰船。
以后面對海上的敵人,也根本不需要打,直接開船撞過去就行,什么木船也比不上鐵船堅固。
而且鐵船的好處不止于此,它不怕火,也不怕弓箭,就連子彈都不怕。
最主要的是,它還不漏水。
如果真能打造鐵船
想到這里,公輸承下意識咽了咽口水,不知道這個瘋狂的想法能不能實現,就算可行,以大秦目前的狀態,恐怕也吃不消。
要知道,大秦鋼鐵煉制出來后,除了修建混泥土工程需要的鋼筋,基本都拿去打造兵器盔甲、制造火炮了,哪里有那么多鋼鐵造船。
鋼鐵產量就算能勉強能跟上,但造鐵船的花費,可不是造木船能比的。
山上的木頭運過來就能加工,可這鐵塊,需要人工打造,一點一點的熔煉,拼接
其實,不光公輸承在考慮造鐵船的可行性,趙昊也在考慮。
后世造鐵船,需要各種焊接工藝,古代連氧氣提純都很難做到,更別說氧焊了。
但是,沒有氧焊,鐵船就真的造不出來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雖然古代沒有后世的焊接工藝,但有比較原始的焊接工藝,
就是利用材料的特效,通過這種特性來焊接,比如商周時期的銅鼎,就有原始的焊接工藝。
“王上,我們輸了”
公輸承、公輸白等人低頭,一臉慚愧的說道。
趙昊哈哈大笑起來,擺手道“輸贏并不重要,能明白其中的原理,找準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想必你們已經明白了,本王就不多說了”
“那王上今日來科學院,是教我們造鐵船的”公輸承好奇地問道。
“啊”
趙昊一拍額頭,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來科學院的目的,不禁一拍額頭,笑道“差點忘了,我是來讓你們幫我改造東巡馬車的”
“這”
東院眾人面面相覷,心說你不反應過來,我們都以為你是來教學的,
不過,聽到趙昊說改造馬車,一名叫公輸奇的中年,站了出來,拱手道“王上,小人最近一直在研究一種戰車,或許王上東巡用得上”
“真的嗎”
趙昊眼睛一亮,連忙擺手“快帶我去看看”
“好”
公輸奇應了一聲,當即領著趙昊來到自己工房。
只見工房的正中央,停著一輛八面駕著炮管的戰車
“這”
趙昊瞪大眼睛,心說這特么不是坦克嗎
沒錯,公輸奇讓趙昊看的戰車,像極了坦克蓋頂。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