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首先討論的是,如何讓敵軍知難而退。
上谷郡郡守以為,在目前的局勢下,匈奴軍是要強于秦軍的,要想讓匈奴軍知難而退,最好的辦法就是堅壁清野,等待敵軍疲憊,自然就會退軍。
毫無疑問的是,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因為匈奴軍也是人,他們也要吃飯,只要堅守城池,等他們吃光了自己攜帶的所有糧食,肯定會撤軍。
上谷郡郡守能做郡守,絕非泛泛之輩,他的這個建議也是行得通的。
至少大多數人都支持。
但是,總有那么一個人反對。
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上谷郡郡守的這個提議,應該會獲得通過。可是,即使再多人支持他也沒用。
因為反對的那個人手中掌握著一票否決權。
此人正是趙高。
趙高是郎中令,是帝國九卿之一,論官爵,他的官爵比郡守大,論權力,他手中的軍隊占了郡城軍隊的一半還多。
雖然這次會議是他召開的,在這個會議上,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做決定的,只有他。
別看他在城樓上命令不動上谷郡郡守,其實那都是做給城下的胡亥和趙盤看的。
他想要用上谷郡換胡亥,但不是毫無保障的換胡亥。
如果他將上谷郡拱手送給了趙盤,而趙盤又不肯將胡亥換給他,那該如何是好
所以,他必須要保障胡亥能活著回到咸陽。
卻聽他義正言辭地道“趙盤率大軍前來,氣焰囂張,如果我們堅守不出,只會助長他的囂張氣焰,我大秦當初橫掃六國,昔日先帝屢次擊敗匈奴,今日吾等豈能懼怕小小匈奴”
“這”
眾人聽到這話,一陣愕然。
很明顯,趙高現在的言辭,跟他在城頭上的言辭,完全就像是兩人發出來的。
這還是咱們認識的那個郎中令嗎
包括郡守和郡尉在內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著趙高。
只見趙高環顧了一圈眾人,停頓了一下,又厲聲下達了他的第一道命令“明日清晨,打開城門,列陣迎擊匈奴”
嘩
全場嘩然。
什么情況這是
又要打開城門,而且還是主動出擊
這郎中令瘋了不成
眾人怎么也沒想到,趙高會下這樣的命令。
但是,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趙高又下達了他的第二道命令“太子衛率巡查城內,但凡巡查到有盔甲不出城作戰的軍士,格殺勿論”
聽到這話,在場的眾人已經不是嘩然了,而是震驚。
就連在城頭上跟趙高鬧矛盾的上谷郡郡守都感到心驚。
還沒等他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趙高的聲音再次響起
“郡城四門為郡城百姓性命之門,先分派四門守將,如有丟失城門者,立斬”
“這”
眾人震驚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經過一夜的進攻,郡城不愧為都城之下最堅固的城池。
數千匈奴大軍,集中兵力攻擊一門,打了幾個時辰都沒打開一個缺口。
無奈之下,趙盤只能下令停止進攻,并派出箭士,用信箭給趙高傳達自己的意思,想要和談。